
研究:年過40 每日運動10分鐘 降死亡率6.9%
運動可改善健康,又能控制體重,甚至預防多種慢性疾病。很多人以為運動時間要夠長才有效,以致容易出現惰性和抗拒。最新研究顯示,40歲以上的成年人,即使每日只是做10分鐘運動,就已經可以令死亡率降低 6.9%。
運動時間愈長效益愈好
根據刊載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專家利用美國全國性的健康及營養調查,蒐集公眾一星期的運動數據,然後與全國死亡指數進行比較。結果發現,不論男女及人種,只要有做運動便能得到好處,運動的時間愈長效益便愈好,例如若每日運動10分鐘,死亡率可減6.9%;20分鐘的話能降低13%;維持半小時則可減少16.9%的死亡風險。

活動不足會增加死亡風險。
久坐面對更大死亡威脅
事實上,美國疾控中心曾發表研究,指逾8%的死亡原因是「活動不足」,另一項研究更指久坐的人面對更大的死亡威脅。研究人員認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每日做長時間的運動,今次的研究結果可以鼓勵民眾,即使只是短時間的運動都對健康有益。

提早一兩個站下車走路回家,已可達到運動目標。
微調生活習慣就足夠
專家指,每天做10分鐘的運動其實很容易,有時滑一滑手機都已經用了半小時,所以建議公眾挑選3至4首喜愛的音樂,然後用聽歌的時間做運動,如散步、在跑步機上行走、瑜伽、伸展或跳舞等。又或提早一兩個站下車走路回家,已經能夠滿足每日運動10分鐘的目標,並強調不一定要辛苦的運動才有效,有時只要微調生活習慣就足以帶來巨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