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會在洗澡或洗頭後用棉花棒清潔走入耳道的水,順便也會挖走耳垢。但其實耳垢是皮脂和分泌物混合而成的物質,一般都會自行走出來,反而胡亂用棉花棒等硬物撩挖,不但可能造成耳道損傷,有時更可能將病菌帶入耳道造成感染。若然有水或耳垢塞在耳道引起痕癢不適,可以嘗試以下3種方法處理。
1. 適度清潔耳道
用溫水浸濕軟布或棉花球,輕輕擦拭外耳道最外側就可以。切物用耳挖或棉花棒等硬物放入耳道,不但容易弄傷耳朵,一不小心更可能刺穿耳膜,後果可大可小。
2. 避免過度清潔
除非醫生建議,否則切勿自行用水或清潔劑清洗耳道,以免破壞耳朵的自我防護機制,而且耳垢吸水後會發大,更容易造成阻塞。
3. 定期檢查耳朵
如果本身為油性耳垢,或耳朵入水後耳垢發大造成阻塞,宜定期求醫處理,並應依從醫生建議保護耳朵。
其實,醫生一直都不建議大家用棉花棒清潔耳道,原因是棉花棒可以將耳外的細菌或真菌直接送入耳道,而耳道內溫暖潮濕的環境就是細菌繁殖的理想環境,故此用花棒挖耳可說是「送羊入虎口」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