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頭族肩「緊」痠痛!錯誤姿勢當心引來肌肉代償。
40歲的黃先生是科技業上班族,長時間需要在電腦和機台面前維持固定姿勢。近幾年常受肩頸、上背膏肓附近各種痠麻脹痛感折磨,多次前往復健科就診服用肌肉鬆弛劑與消炎止痛藥,卻發現愈吃愈沒效,反而還因為過量使用,引發胃食道逆流與胃痛,疼痛困擾依舊無法得到改善,因而轉往中醫求診。
低頭族肩「緊」痠痛!錯誤姿勢當心引來肌肉代償
睿鳴堂中醫診所周大翔中醫師表示,黃先生的困擾也是現代上班族共通的困擾,無論是因為長時間需要固定姿勢操作機台,或是頻繁的低頭滑手機、看電腦,為了省力,身體常以低頭、聳肩、脖子前凸的錯誤姿勢來代償維持穩定,但這些錯誤動作反而都成了滋養肩頸痠痛的溫床。
周大翔中醫師說明最典型的肩頸痠痛會從頸椎開始,蔓延到上背肩胛骨的內側緣。由於疼痛位置蔓延到中醫傳統「膏肓俞」穴的位置,所以又常被稱「膏肓痛」或是「上背膏肓痛」。以西醫角度來看,和頸椎、膏肓較為相關的肌群,包含斜方肌、菱形肌、豎脊肌等,若附近的肌肉發炎,就會造成症狀類似的疼痛。

以西醫角度來看,和頸椎、膏肓較為相關的肌群,包含斜方肌、菱形肌、豎脊肌等,若附近的肌肉發炎,就會造成症狀類似的疼痛。
中醫如何看待肩頸痠痛、膏肓痛?
不同於西醫的局部治療,中醫治療較注重人體的整體性。周大翔中醫師解釋,以他的治療經驗來說,膏肓痛與肩頸痠痛常是慣用手的異常張力造成。「我們的身體其實很聰明,為了應付日常生活反覆肌肉收縮出力的需要,在慣用手的屈肌群常會有筋結的形成,來讓出力的結構更穩定。」而雖然筋結的形成是為了讓身體更快更好地滿足日常需要,但當筋結形成過多時,身體為了維持平衡,就很容易尋找代償部位,因而把脖子和肩胛骨內側的肌肉拉歪,導致疼痛。這個時候只要在慣用手找到筋結或是重要穴道進行治療,疼痛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按壓慣用手手三里處約30下後,再活動肩頸與膏肓,當下就能感覺到較為輕鬆。
肩頸痠痛、膏肓痛常見治療穴位
手三里:位在手臂前側,肘橫紋外側尾端處往下三指寬,肌肉豐厚處,觸摸時可以摸到明顯的束感,按壓慣用手手三里處約30下後,再活動肩頸與膏肓,當下就能感覺到較為輕鬆。
曲池:位在手臂前側肘橫紋外側頭,和手三里為一個常見的穴組。按壓完手三里後,再往上按壓慣用手的曲池穴,就能感覺肩頸膏肓處更輕鬆。

臨床上,先服用藥水後,再用針灸放鬆慣用手的張力,效果更能加成。
肩頸痠痛、膏肓痛常見治療用藥
治療用藥上,由於痠痛在中醫常被稱為「痺症」,痺素有阻滯不通的意思,因此在中醫用藥上,常開立如疏經活血湯類的水藥來治療長期有類似困擾的患者,效果非常好,堪稱加強版肌肉鬆弛劑。臨床上,先服用藥水後,再用針灸放鬆慣用手的張力,效果更能加成。

工作間隔多休息,並放鬆舒展四肢,避免長時間滑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