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試過患病食藥時,沒有依從指示或不正確用藥,例如本港兩大頭號呼吸疾病──慢阻肺病和哮喘,其藥物治療主要為口吸劑型的氣管舒張劑和類固醇,但有調查指,部分患者不懂用口吸劑,令療效大打折扣,故此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開發了本港首個教病人用藥的手機app,由藥劑師親身在影片示範正確用藥方法。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圖左)稱,「用藥不正確與不依從服藥一樣,會直接影響治療成效,導致病人入院率增加,加重醫療負擔」。他指,該會約1年多前對93名哮喘或慢阻肺病的患者進行調查,了解他們有否正確使用口吸劑藥物,結果發現由於不同藥物的吸入器使用步驟繁複,技巧及方法各異,尤其需要服用兩種或以上口吸劑藥物治療的病人,很容易混淆,導致削弱療效。
錯方法 失療效
他舉例指出,較多受訪者使用的「壓縮吸入器」中,便有逾半沒跟足指示,由於使用該藥的關鍵是,在吸入後閉氣5至10秒,令藥粉有足夠時間沉入肺部發揮作用,但患者通常很快便呼出,導致藥物未能發揮應有的療效。另外,亦有使用「都保吸入器」的病人未能正確上藥,沒有吸入藥粉,便等同無用過藥。
除了以上兩種外,亦有受訪者使用其他口吸劑藥,分別為「壓縮吸入器配儲霧器」、「準納器」及「輕霧吸入器」,當中「輕霧」的用法較複雜,單是一開始的安裝和預備步驟就多達23個,還有使用時須完整扭動藥筒和關閉綠色蓋,結果有患者因為開關不正確,致藥物氣霧在吸入前已噴出,令治療失效。
為加強教育及幫助病人依從指示正確用藥,學會便推出教導用藥手機app「知藥易」(e-Drug Info)。病人只需用手機掃描藥盒上的條碼,便可收看由藥劑師示範的各種用藥方法及注意事項。此外,該app亦提供癌症治療資訊內容,由不同專業人士講解,抗癌治療方法及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