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柔軟外殼的軟機械人,能夠讓和人有更親密的互動。(普渡大學)
機械人的觀感一般都是鋼鐵型冷冰冰,不過科學家正研究怎樣製造「軟機械人」,外部可以有「肌肉」的質感,將來有望成為照顧老人的好幫手。
不止香港,全球亦正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可以想像日後需要的長者護老及病人看護服務必然愈來愈多,日間護理及24小時看護的需求是與日俱增。在人手有限的情況下,以機械人擔當看護的工作,已是必然發展的趨勢。目前在美國亦有開發護理機械人,它們可像護士一樣以說話關顧患者情緒,或是監控患者有否跌倒等。但這些機械人外部結構堅硬,因此只可作出社交或監察功能,而無法與患者作身體上互動。
近年來,物料科學(Material Science)界已能夠製造出可變形及具重塑能力的機械人,但由於其設計複雜,因此難以大規模開發。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的科學家針對上述問題,由工業工程學院助理教授Ramses Martinez為首的團隊研發出嶄新物料,以較為簡易的方式為機械人製造出柔軟的外殼。這些物料屬可變形體,於擠壓後可重塑原來形狀,並能拉伸至原始長度的900%以上。彈力及靈活性甚高。
生產商可藉電腦程式設計出機械人的形狀及關節移動方向,再將模型以3D打印技術製造出來。軟機械人的活動能力猶如人類,可進行複雜的動作,如爬行、抓握等動作。是項研究不止可改善老人及患者的護理服務,也有可能應用於災難事件。
(來源︰Purdue University)
網址︰https://www.purdue.edu/newsroom/releases/2019/Q2/robots-created-with-3d-printers-could-be-caring-for-those-in-golden-years.html

生產商可藉電腦程式設計出機械人的形狀及關節移動方向,再將模型以3D打印機製造出來。(普渡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