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膝頭亦會多病痛,如膝關節僵硬疼痛、腫大變形、活動發出聲響,繼而影響活動功能,就要留意是否患上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可以分為實證及虛證,中醫多以中藥、針灸及手法治療,患者亦應改變日常生活習慣,減膝關節負荷。
註冊中醫師謝栢妍稱,長者較易患上退化性關節炎,膝關節在長期受力及摩擦而勞損,關節軟骨退化磨損變薄,可能會形成骨刺,或使關節變形失去彈性而產生關節疼痛、僵硬,影響活動功能。
▼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
長者風險較高
有研究顯示,50歲以上患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為約10%,70歲以上更有40%。謝栢妍指,「尤其女性在更年期後,由於荷爾蒙變化,骨質流失速度加快,骨頭耐力差,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亦會相對增加。」
退化性關節炎屬於痹症,可分為虛證及實證,虛證患者多因肝腎虧虛、陽虛、氣血虛弱而見;實證則因感受風寒濕熱之邪,或外傷血瘀阻滯而見。謝栢妍解釋,因臟腑氣血、精神等生理功能自然衰退,故長者發病多見以虛證或本虛標實的情況為主,因體質虛弱,氣血不足以濡養筋脈,「不榮則痛」;或因虛更易感受外邪,流注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而發。
個體化治療
中醫在治療上,會針對病人的情況使用中藥、針灸及手法治療。中藥上多以補肝腎、強筋骨為治療方向,常用處方包括獨活寄生湯及金匱腎氣丸,同時亦會針對病人的症狀及舌脈作個體化治療。而針灸則會以經絡及臟腑理論,配合現代解剖知識,透過針刺、拔罐及艾灸等方法疏通膝部氣血,滋養臟腑,以改善患處活動度及減低疼痛程度為目標。
改變生活習慣
除了接受治療外,患者亦要改變生活習慣,以保護膝關節。謝栢妍提醒,「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例如盤腿坐及坐矮凳等;避免行樓梯及行斜坡,需要時可使用合適高度的拐杖,減低關節負荷。」另外,患者亦要保持適度運動,例如游水、太極、氣功等低強度運動,運動可以增加肌肉力量及控制體重,減輕膝頭負擔。
按摩穴位助修復
謝栢妍推介常用治療膝關節痛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