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固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健康毛病,衛生署數字便顯示本港近半成人都有膽固醇問題。除了遺傳及飲食外,最新研究發現,腸道中一種名為顫桿菌屬(Oscillibacter)的腸道細菌會消耗膽固醇,藉以幫助身體調控膽固醇水平,或為膽固醇治療帶來新的方向。
轉化為其他物質
根據刊載在《Cell》的研究,研究人員透過分析來自另一項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逾1,400個樣本,發現腸道中含有較多顫桿菌屬菌的人,血液的膽固醇水平也相對較低。進一步實驗更顯示,這些細菌能夠將膽固醇轉化為其他物質,然後由其他細菌分解及排出體外。
此外,研究又顯示,另一種已知能夠幫助降低膽固醇的產糞真桿菌(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可能會與顫桿菌屬在代謝膽固醇時發揮協同作用,幫助消減更多膽固醇。
助研發新療法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科學界早已知道腸道細菌能將膽固醇轉化為糞前列醇(coprostanol),但具體的轉化機制和相關細菌則一直是醫學界的謎團,而今次的發現就進一步證實通過調節腸道微生態達到治療疾病的可能性,或能幫助研發新式的治療,如酵素療法、益生菌補充及飲食調整等多種方法。
膽固醇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可以在血管形成斑塊,導致血管粥樣硬化,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及中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