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令公營醫療機構的非緊急服務一度暫停,但也成為本港邁向電子醫療的一個契機。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馮康醫生在一個國際線上論壇上表示,「香港地方小,要市民持續遙距診症有一定難度。但可以探討透過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科技,讓化驗及放射診斷延伸至基層醫療,為社區的患者提供精準的診斷,繼而作出適切的治療。」
馮康在會上指出,香港早於約20年前開始建立電子病歷系統,約7年前亦推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容許公營及私營醫療機構互通患者的病歷、電子影像和化驗結果等;近年更延伸到安老院等長者護理機構,患者不用入院,都可以在社區得到較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為本港電子醫療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礎。
遙距診症 復康 送藥
是次疫情,加快了流動和電子醫療服務的發展,例如醫管局容許利用手機查閱電子健康紀錄系統,同時推出遙距診症和遙距復康等服務;部分社區藥房提供遙距藥房服務,甚至上門送藥,令健康護理變得流動性,患者不一定到大型醫療機構都可以獲得治理。
不過,馮康引述一項調查指出,患者接受在疫情期間遙距問診,但疫情過後仍傾向選擇面對面診症,「香港地方小,交通方便,估計疫情過後,大部分患者會返回舊有的診症模式。」
拉低診斷成本
然而,除了診症,化驗及放射性掃描等診斷過程是斷症重要的一環,醫護人員才能給予適切治療。馮康認為,本港公營和私營醫療機構,可以參考內地做法,例如擁有較多資源的醫療機構,協助較少資源的醫療機構,透過電腦科技,即時提供化驗及放射性掃描等報告支援;並推廣至基層醫療及第二層醫療如醫院護理服務等,「令診斷過程更有效率、成本更低,以及更廣泛被使用。」
推廣健康生活模式
最近,電子醫療亦吸引了其他行業的注意,例如保險公司和電訊商等,著手與私營醫療機構合作,開發新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不再局限於某種疾病或紀錄病歷,亦包括推廣健康生活模式。」馮康說,更重要的是,現時有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支持,診斷公司有更多機會和能力接觸電子行業的服務提供者,建議業界繼續探討,如何讓診斷過程在未來的健康護理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