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面對面試、考試及公開演講等重大場合都會感到緊張,然而有部分人還會出現突如其來的腹痛與便意。如進行身體檢查後卻沒有發現生理病因,便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腸易激綜合症。精神科專科黎榮謙醫生指出:「腸易激綜合症與情緒健康及壓力有很大關係,患者患上抑鬱症的機率為一般人的4至6倍;而在抑鬱症患者中,也有三成人同時患有腸易激綜合症。」
腸易激綜合症 腸胃成壓力情緒寒暑表
腸易激綜合症是一成因未明的腸道功能性疾病,但研究亦同時指出這病症與飲食習慣、壓力與情緒健康等有關。如性格屬「緊張大師」或曾經患上嚴重急性腸胃炎的人,就有較大機會患上腸易激綜合症。此外,有研究指出當人承受壓力時,大腦會向腸道釋出神經物質,減少腸內益菌的數目及多樣性;這可令腸道內的炎症指數增加,可能是誘發腸易激綜合症的原因。
腸易激綜合症的症狀包括肚痛、腹瀉、便秘及持續的便意,和腸胃炎相似,但持續的時間與一般腸胃炎有別。黎醫生表示:「腸易激綜合症是一慢性疾病,患者會持續多於3個月、每星期出現一次或以上的症狀,而當受壓力困擾時,症狀會尤其嚴重。」醫生在診斷此症時,會因應病者的年紀和家庭病史、其他症狀如大便有血或體重減輕等,以及身體檢查作診斷考慮,有需要時亦會安排照腸胃鏡,以排除症狀由大腸癌等嚴重疾病引起的可能性。腸易激綜合症如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它的症狀不單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也會影響他們在重要關頭的表現和發揮。
藥物及心理治療 配合調整生活習慣助減症狀
腸易激綜合症的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三方面。抗抑鬱及抗焦慮藥物能透過調整腦部和腸道之間的神經傳遞物質,不單可減少時常同時出現的焦慮及抑鬱情緒,亦會舒緩腸道病徵。而醫生亦會針對個別患者如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處方相應藥物以減輕腸胃症狀。除藥物治療外,患者亦可接受心理輔導及行為認知治療,調整應對壓力和腸道病徵的方式。
黎醫生憶述,曾有名20多歲的女患者為音樂系大學生,常於演奏時感到緊張,導致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她求診後確診患上廣泛焦慮症及腸易激綜合症,醫生按其情況處方相應的抗焦慮藥及針對腸胃症狀的藥物,患者用藥後焦慮情緒及腸道不適症狀也得到改善,令她能從容面對各重要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