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03-05 10:00:00

【健康解碼】心房顫動隨時併發中風 早診斷早治療

分享:

「心房顫動」這個心律不正的疾病令人聞風喪膽,一旦併發中風,後果堪虞。不過,房顫並非想惡就惡,只要透過篩檢,例如心電圖檢查,便能及早識別這個隱性殺手,就能避免它突然作惡。有醫生指出,即使確診患有心房顫動也不用過份擔心,只要透過服用新型薄血藥,將能大大減低房顫患者併發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之所以被為隱性殺手,主要與它能誘發缺血性中風有關。香港浸信會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黃民樂醫生解釋,房顫會令心房無法正常收縮,血栓並經常在心臟左心耳形成,當凝固的血塊經血管送到腦部,就會阻塞血液流動引發中風︰「根據臨床經驗,約三分之一中風個案源自心房顫動,然而不少年長患者對此病的認識不多,往往在中風後才發現本身患有房顫。」

adblk6

24小時心電圖揪出房顫
雖然心房顫動似是防不勝防,但它卻是一種能夠透過篩檢及早預防的疾病。黃醫生指出,一些家用的血壓計及智能手錶能初步探測到心律不正情況,具有一定參考價值,至少能給予患者警號,達至早診早治。假如患者對病情有所懷疑,則可接受24小時心電圖檢查,長時間觀察心律跳動,以助盡早確診。

不過,部份患者即使接受心電圖檢查,也未必能找到心律不正問題,這或可能是「陣發性心房顫動」所致。黃醫生表示,某些患者較易出現昏厥,甚至併發原因不明的中風,屆時就可能要為他們皮膚下植入晶片,持續記錄每一分鐘的心跳,透過分析及評估篩查出房顫,藉此預防下一次病發。

新型薄血藥減出血風險
若然確診為房顫,醫生會為患者評估中風風險,從而制訂出治療方案。黃醫生指出,假如風險偏高,房顫患者就需要服用薄血藥治療,現時醫學界普遍會處方新型薄血藥,減低出血風險,並省去傳統薄血藥需要戒口及定期驗血的麻煩。不過,新型薄血藥並不適合本身有嚴重二尖心瓣收窄的病人,這類患者仍可透過服用傳統薄血藥「華法林」治療。

要預防心房顫動,及早篩檢當然重要,黃醫生就提醒65歲以人士定期進行相關檢查,特別是肥胖、有酗酒習慣及家族病史,更是愈早檢查愈好。他說,大部份房顫個案不會即時併發中風,然而一旦病發,將會嚴重打擊患者生活,故此日常生活中,除了定期篩檢,亦要控制飲食及適量運動,進一步減低中風風險。

adblk7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所有預防及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的成效、副作用及風險。如有懷疑,請向主診醫護人員查詢。

黃民樂醫生指出,約三分之一中風個案源自心房顫動,然而不少年長患者對此病的認識不多,往往在中風後才發現本身患有房顫。

黃民樂醫生指出,約三分之一中風個案源自心房顫動,然而不少年長患者對此病的認識不多,往往在中風後才發現本身患有房顫。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