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此日期前最佳」和「此日期前食用」有甚麼分別呢?(互聯網圖片)
逛超市買食物,好多朋友都會習慣檢查食物有沒有「過期」。不過大家會發現,有關「限期」的解釋,不同的食品包裝都有不同的顯示方式,例如「此日期前最佳」和「此日期前食用」。到底兩者怎樣分別?過了「最佳」時間,是否不能「食用」呢?
保質期標籤
根據食物安全中心解釋,所謂「此日期前最佳」及「此日期前食用」均是針對預先包裝食物,須加上保質期標籤供買家查閱。然而「此日期前最佳」和「此日期前食用」兩者定義不同:
1, 此日期前最佳 (Best Before)
「此日期前最佳」是代表食物只要有適當貯存,可以合理地預期在標籤註明的日期或以前,該食物能保存其特質,食物例子如罐頭、乾製和冷藏食物等。就算過期後食物質素可能不在最佳狀態,例如口感有變等,但食用可能仍然安全。
2, 此日期前食用 (Use By)
「此日期前食用」是從微生物學觀點來看食物安全。食物在到期日當天仍可進食,但過期後食物極容易腐壞,進食後對健康構成即時危險,例如牛奶等。此外,就算食物外觀和味道沒甚麼異樣,如隔天的三文治、壽司等,但內裡也經已變質,不能食用。

早前食物安全中心發帖解讀兩種常見食物保質期標籤。(食物安全中心)
留意貯存指示
但是如果大家依照保質期標籤時間來進食,也不代表完全安全,因為這些食物的「最佳食用時間」是要滿足於特定貯存條件,如需要冷藏在一定溫度等。另外貯存指示也包括食品開封後的保存狀態需知,例如「開封後若干天內食用」、「開封後需冷藏」等,不當貯存便會縮短食用期限,增加誤食過期食品的風險。
(來源:食物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