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消息認為,普京最近臉和頸浮腫,或是服用了類固醇的副作用。(美聯社)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戰事已持續逾兩星期造成不少烏克蘭平民死亡。西方情報消息聲稱,俄羅斯總統普京「腦部失常」,可能是由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症或接受癌症類固醇治療導致狂躁引起。

報道指普京副手博尤赫因在烏克蘭戰事上「情報失誤」遭軟禁在家。(互聯網)
情報界:愈來愈多古怪行為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英、美、澳洲、加拿大和新西蘭組成的五眼聯盟官員引述接近克里姆林宮消息指,相信「生理問題」令普京不理會國際譴責一意孤行入侵烏克蘭。情報界稱,69歲的普京最近出現愈來愈多「古怪行為」,以及在克里姆林宮接見外賓時保持荒謬的社交距離。消息人士稱,只有依靠普京周邊人士消息,才可知他的心理狀況,「在過去5年,他(普京)的決策明顯改變,其身邊的人發現他講話的說服力和清晰,以及對周遭的洞悉力有明顯改變」。該消息人士表示,因為身邊人士「報喜不報憂」,無人向普京說出入侵的烏克蘭帶來的惡果。有報道指,普京日前將聯邦安全局對外情報首長貝塞達和副手博尤赫軟禁在家,責怪他們提供不準確情報,令俄軍在烏克蘭遭遇痛擊。

普京上月馬克龍見面保持13呎距離成網上熱話。(路透社)

兩人在2019年8月會晤,有法官員稱普京與兩年前比較有些「不同」。(美聯社)
與馬克龍見面保持13呎距離
普京上月在莫斯科會晤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兩人坐在一張13呎長枱的兩端交談,引起網民熱議。有安全消息人士透露,普京要求與他見面的人須預先隔離兩星期,並要與他保持一段距離。消息稱,普京與「賓客」保持距離,可能是使用抑制免疫系統的藥物,使他易於受感染。不過,馬克龍隨行人員曾透露,他拒絕俄方要求在見普京前做新冠病毒檢測,所以兩人會晤時保持一定距離。該人員解釋,有關決定是為了防止俄羅斯取得馬克龍的DNA。另外,有指普京最近臉和頸現浮腫,那可能是服用了類固醇的副作用,也導致情緒和行為的改變。馬克龍與普京會晤後,有法國官員稱,與兩年前兩人見面時比較,普京有些「不同」,某些方面「失控」。

普京(右)與盟友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周五見面,兩人零距離握手。(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