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水應該是家居問題中,數一數二麻煩的事,漏水輕則令牆身或地板發黑,影響外觀,滲漏到樓下單位更有機會涉及金錢賠償。而浴室是漏水的黑點之一,裝修時就必定要做好防水層,物料亦要慎選,減低滲漏的風險。
選擇專業防水物料 減低滲漏風險
浴室是滲漏問題的黑點之一,但來去水喉普遍藏於單位牆身內,表層難以發現,屋企裝修時,在泥水工程的環節中,必定要做好防水工程,盡可能減低滲漏的風險。
現時坊間仍有一些裝修師傅以英泥砂漿混英泥寶(俗稱牛奶水)來做防水層,英泥寶本來是為了加強英混的密度,增強接合力,嚴格來說牛奶水並非專業的防水物料,雖然有些裝修師傅堅稱一直以來此做法亦沒出事,的確如手工好,出事的機會不大,但既然市面上有一些較為專業的防水物料,而物料價錢只佔裝修費用的一少部份,既然如此,我們還是建議採用專業的防水物料,減低滲漏的風險。
企缸位置建議做6呎高防水層
至於防水層應該做多高?屋宇署在2005年發出的《防止新建樓宇出現滲水情況的指引》中,提到浴缸及淋浴缸四周的牆壁,防水層應該至少做到180cm 高;而香港仲裁公會、香港樓宇檢驗學會及好師傅裝修設計平台共同制訂的《香港裝修指引》中,亦建議企缸的防水層,應該至少做6呎(約180cm)高,而其他位置亦應該做2呎(約60cm)高,讀者亦可以做參考。
每個人都想有一個美侖美奐的裝修設計,但最基本的安全及衛生問題必定要做好,倘若防漏處理不當,若然影響到其他住戶,一來會破壞鄰里的關係,亦可能因為漏水,而涉及法律訴訟及索償等困擾,只會得不償失。
作者:好師傅裝修設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