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輝是公認演得之人,戲路甚廣,近年他不時挑戰嶄新題材與角色,今年繼演過高智商會計師和驗屍法醫後,在新作《催眠·裁決》首演專業催眠師,試圖利用人性弱點,操控陪審團的終極裁決。家輝自言理性硬淨,難被人催眠,不過卻慣於自我催眠,操控自身情緒以投入角色,說的當然是演戲。
文:Grace 圖:鍾式明
化妝:Midco Chu
髮型:Edmond fung @HH.hair
場地:港威酒店
心存不軌 鑽制度漏洞
催催眠,予人神秘感,又帶點爭議性,在張家輝眼中,正是大有發揮的電影題材,「你話催眠真唔真?雖然覺得有機會假,但唔敢話一定係假!」原來家輝一直有留意相關的戲劇或真人騷節目,但過往港片通常只以催眠作搞笑點子,很少像《催眠·裁決》打正旗號,起初由監製爾冬陞找他參與,「本來擔心整齣戲講催眠會太悶,但看劇本後發現他們也兼顧動作場面,覺得是好劇本便接拍。」電影由施柏林(Paul)、黎兆鈞(Ken)、劉永泰3位新晉導演自編自導,劇本於2016年獲亞洲電影投資會大獎及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3個獎項。談到創作緣起,Paul表示,「香港採用陪審團制度,我們覺得這很有趣,找7或9個完全沒法律背景的普通市民做陪審員,判決一宗相對嚴重的案件,當然有好處但也有漏洞,如果有人心存不軌,很易操控判決,後來再構思用催眠操控判決,覺得故事發展幾有趣。」純粹催眠燒腦的文戲,恐怕真會「催眠」觀眾, 於是加入綁架情節,法庭內,家輝演的心理學教授兼催眠師,因女兒遭綁架,被要脅以催眠操控陪審團裁決;法庭外,爭分奪秒,上演「救參90分鐘」的戲碼。
真催眠 留給導演
家輝首次演催眠師,為增加角色的信服力,劇組特地為他安排兩位真催眠師作臨場指導,在動作表情語氣態度方面,為家輝提供專業意見,問他可有順便試試催眠?他打趣道,「我驚自己潛藏的性格被揭發出來,假如觸發我殺人或去銀行攞錢出來派,好大鑊!所以一直唔敢。」故此,即使片場有即興催眠示範,他都刻意保持距離,「我唔想咁無禮貌拒絕,但又唔想做戲,尊重別人,倒不如別要參與,我睇他們(導演)試啦!」最終,由劉永泰作白老鼠,成功與否?他認為難作定論,「那次不太公平,因為拍攝現場很多人好嘈,我沒有跟足指令行事,不過有一部分是Paul大力搣我,我閉上眼,完全感覺唔到。」信不信由你,正是催眠有趣之處,Paul認為,拍電影不是要考證真偽,而是打開探究之門,例如電影有攪咖啡杯情景,觀眾直覺以為是催眠,其實可能是假像。
人性弱點 成操控種子
向來好打得的家輝,在《催眠·裁決》中,主責7人陪審團退庭商議的戲分,他笑言拍得好舒服,不純因是文戲,而是3位導演的籌備功夫充足,「他們賦予每位陪審員各有背景,例如鄭則仕有個女、小谷(谷祖琳)貪錢、蘇麗珊有傷痛⋯⋯設計成合理的對象給我催眠。」 Ken趁機解說,「先別要過分神化催眠,見陀錶或攪咖啡杯就係催眠,以為像《訪·嚇》一樣著重催眠方式,但我們的重點是打開一個人的心,每個陪審員都有弱點和傷痛處,我們的重點是若是你心裡沒有那種子是影響不到你,家輝都係找種子,從弱點入手。」他接著說,「所以睇trueman Show,通常揀思想最脆弱或最易攻擊弱點的對象,施法的成功率相當高,我信係真㗎。」
拒被催 獨愛自催
話雖如此,家輝自言是很理性的人,難以被催眠,他笑言:「可能催眠師講唔夠兩句我就『車巴佢』,唔係唔啱聽就唔聽,而係要有filter,理性地的聆聽。」然而,演戲太理性會否阻礙投入角色情感?家輝鬼馬回應:「當你理性到黐線時,就會變得不理性!」意即全情投入劇本之中,便能忘我代入角色,「演戲係要靠自己做,不是靠人,要自己用情緒去control,即係要自催,自己催眠自己。」繼而他自爆,「不過,有時真係無法組織情緒,別以為我係超人,每次都揮灑自如,我也會遇到失手的時候,只是沒有講給人知。」作為專業演員,又是觀眾心目中的演技保證,理不清角色情緒,豈不感忟憎沮喪?「愈忟憎愈衰,更易走錯去別處,咁就唔理性,所以淡定啲,慢慢來。」畢竟是金像影帝,非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