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嚴峻市面冷清。(資料圖片)
第五波疫情持續惡化,加辣防疫措施令更多行業停業,打爛不少打工仔飯碗。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出爐,首度涵蓋短暫失業人士,向最多30萬名合資格人士提供一次過1萬元臨時失業支援。基金其他紓困支援包括向受防疫限制經營的處所提供資助,金額將是第五輪的兩倍,又會涵蓋上周四首度被勒令停業的或理髮店。當局料今輪基金惠及6.7萬個商戶及75萬人士。
政府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資270億元,推出48項第六輪基金支援措施,財委會於今日透過網上會議審議。特首林鄭月娥早前預告,今輪基金傾斜予個人,約六成金額用於個人,包括以「破格」思維支援失業人士。政府建議向最多30萬名月薪不過3萬元、全職或兼職、第五波疫情以來失業不少於一個月人士提供臨時失業支援,合資格自僱人士亦獲考慮,綜緩戶或受惠於今輪基金其他措施的人士則不合資格申領。當局會以強積金戶口資料審核資格,沒有強積金戶口人士須作就業情況聲明,目標下月接受申請,4月發放第一批款項。
清潔保安安老院員工5個月領共一萬津貼
建議措施又包括向一直支援抗疫的前線人員如清潔及保安員、機場工作特定崗位員工和安老及殘疾院舍員工,提供為期5個月,每月2,000元津貼;受重創行業與藝術及文化創意產業自僱人士或自由工作者、導遊、文康體育導師等也可獲津貼。有關津貼款項共約43.65億元,料42萬人受惠。
「猛烈辣招」下,多個處所須停業,基金支援金額將是上輪兩倍,部分行業按規模計算援助。以新受影響的理髮店
為例,按處所工作員工人數發放1.5萬元至5萬元津貼,連鎖店最多獲發150萬元;食肆按面積獲發10萬至50萬元資助。運輸業也有份,如巴士、小巴、的士等則有燃料和一筆過非實報實銷3萬元補貼。
旅遊業持續冰封,當局續向旅行社提供津貼。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指,6輪基金已對業界提供逾34億元補貼,他指出,1,700多家註冊旅行社中有百多間於疫情期間結業,但仍有代理維持商業登記待寒冬過後重新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