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詠倫攝)
本港的濕地保育區範圍比想像中遼闊及瀕危,香港濕地保育協會聯同多個環團,昨早就后海灣濕地持續性舉辦研討會,其中香港濕地保育協會主席劉惠寧(中)倡議,透過放寬濕地緩衝區(WBA)的地積比,將后海灣濕地保育區(WCA)的發展項目,吸引發展商轉移至生態價值相對低的WBA。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左)明白本港房屋問題嚴重,但港人「對土地諗法太單一」。
水禽濕地保護基金會(WWT)行政總裁Martin(右)稱,香港難直接複製英倫的濕地保育個案,卻可參考其原則:保育屬整個社會,不能只依賴政府;規劃參觀區,提高公眾意識等。國際保育組織EAAFP行政總裁楊路年認為,本港不乏關注團體,惟缺平台供各持份者交流意見,政府應重立高層參與的委員會,定期收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