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連有大型基建工程被揭發遺失大量施工表格,敲響工程監管的警號,政府上月再有「補鑊」動作,致函所有政府公共工程承建商,要求他們需及早向工程管理人員遞交「檢查及測量申請表格」(RISC表格),以便查核及驗收,確保施工質量;若承建商發現RISC表格有問題,便應採取所需的補救措施。有立法會議員狠批政府後知後覺;有工程師則認為,政府做法是「先小人後君子」,若日後有承建商重複犯錯亦難推卸責任。

路政署堅稱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工程遲交文件不涉工程質量問題。(資料圖片)

本報取得發展局工務科向公共工程承建商發出的信件,發信日期為上月15日,函件開首便開宗明義,提及最近有部分基建工程,遺失或補交RISC表格的事件,令人不能接受,甚至引起公眾質疑工務工程的驗收程序是否仍行之有效。發展局稱,如建造業界不即時糾正有關問題,會對整個行業的形象蒙上污點,因此提醒承建商要根據合約要求,及早向工程管理人員如建築師及工程師遞交RISC表格,而承建商亦有責任提醒分判商相關要求,妥善保存有關表格及其他檢查和測試等施工紀錄。
信件末提及,若發展局發現有承建商在保存RISC表格的表現不符合要求、被視為「不滿意(unsatisfactory)」,會反映在季度表現評核報告內。該局其後補充,有關評分會供內部在招標過程中作考慮,如表現嚴重欠佳,相關工務部門會按機制對承建商採取合適的規管行動。
本報曾向發展局查詢過去3年涉及承建商遺失施工紀錄的處分資料,發展局回覆稱,對承建商的規管行動通常並非單一原因,並無備存不同個案分類的統計數字。相關工務部門會就個案性質和嚴重性決定需否轉介執法部門跟進。
工程師:恐礙工程進度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對當局發信不感意外,因每次發生重大工程事故後定會加強監管,相信承建商今後「一定執正好多」,但他擔心,若RISC表格每次要及早交好才安排工程師到場驗收,或會阻礙工程進度。他又承認,按其個人經驗,以往RISC表格較少在地盤簽好,多會回到辦公室才處理,但最多數日後便會補簽,不會拖至以年計。即使事後補簽,駐地盤工程師亦會口頭確認有關工序合格,才准工人進行下一工序。
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發展局無疑是「先小人後君子」,如有類似事件重演,涉事承辦商也無從抵賴,因當局事前已發信提醒。他認為,今次發信並不代表現時行內遺失RISC表格是「失控」,並以現時房屋署的公屋工程為例,自從九十年代末爆出公屋短樁醜聞後,便「管得好嚴」,打樁工序尤其看重RISC表格,一張也不能少,「每日有幾百張到一千張(RISC表格),駁好一條樁就要驗收一次」,當簽署有關表格後才可進入下一個工序,如紮鐵及落石屎等,因此不明白為何港珠澳大橋及沙中綫有「咁多甩漏」。
交齊RISC表格宜設限
立法會議員陳淑莊說,發展局現時才發信,實屬後知後覺,建議政府及其代表應進行突擊抽樣檢查,若發現有工程的施工表格不完備,應按實際情況,設定期限要求盡快交回所有相關表格。若不能按時交齊文件,需按懲罰機制處分,「不能等了又等,補交又當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