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方昨在車公廟一帶進行反超速行動。(蘇文傑攝)
早前傳出警方更新內部指引,調高不同「捉快車」偵速儀器的超速寬減。警方交通總部警司葉小明昨解釋,現時使用的偵速儀器有1%至3%的誤差,而早前修訂指引只是確保舉證數據準確,避免檢控過程中的爭拗,絕非警方提供任何形式的寬減。
上月傳出警方的超速寬減指引惹起熱議,質疑有「放生」超速司機之嫌,其中指引提及,警員使用2款雷射槍偵測超速個案時,車速寬減由以往3公里改為5公里。葉小明澄清,有關車速寬減修訂屬恆常檢討,亦不時與儀器生產商、本地專家及律政司溝通,研究標準是否需要修訂,他又相信,新修訂指引可協助警方就檢控爭拗減至最少。
警方計劃未來的一至兩年,逐步淘汰沿用15年、共23部的舊式偵速雷射槍(UltraLyte),2017年至18年財政年度擬斥資670萬元,購置具有拍攝及錄影功能的雷射槍(TruCam),現時已有27部,讓前線人員執法及呈堂時的超速證據更充分。至於座地式雷達測速儀器,每個總區各有5部,因早於2至3年前已投入服務,暫未有更換計劃。
警方數字顯示,聖誕至今,有逾70名司機因非法賽車、酒後駕駛等違法行為被捕,發出約1,000張超速駕駛的定額罰款通知書。另外,去年首11個月,有逾120人因交通意外死亡,1.8萬人受傷。其中由超速駕駛直接引致的交通意外有23宗,致1人死及36人傷,期內共發出19.7萬張超速告票,當中九成以上超速30公里或以下,較前年同期的20.5萬張少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