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間兒童專科醫院、位於啟德的香港兒童醫院將分階段啟用,當中兒童腫瘤科及腎科專科門診服務和全港首個升降水療池,將於今年第四季投入服務,明年首季則提供日間及住院服務;現時該院醫護人數未達首階段目標,該院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指,目前較缺麻醉科醫生,但腫瘤科及腎科現時人手及經驗足夠,有信心兩科可如期投入服務。
除腫瘤科及腎科專科門診服務外,醫院來年首季亦提供住院及日間服務,開設110張住院及日間病床,稍後將開展新生兒深切治療部及小兒外科等臨床服務,但暫未有全面開放服務的時間表。
兒童醫院不設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所有病人需經醫生轉介。李子良指今年第四季,該院腫瘤科先接收瑪麗醫院及威爾斯親王醫院覆診的穩定覆診個案,腎科則接收瑪嘉烈醫院穩定覆診個案。該院預計,腫瘤科初期每周約有30至40覆診人次,腎科則每周約有20至30覆診人次,兩科各佔接收專科門診現時覆診人次兩成,來年會逐步將公立醫院的5間兒童癌症中心的病人轉至該院治療。
醫護人數首階段未達標
不過,該院醫護人數未達首階段目標。截止上月31日,該院已招聘83名醫生(佔所需人手約77%),227名護士(佔所需人手約57%),194名管理、行政及支援人員(佔所需人手約41%)。李子良指,目前較缺麻醉科醫生,有信心初期有足夠醫護人員提供安全服務。
該院斥資130億元,醫院設全港首個可升降池底的水療池,除可進行不同類型的物理治療,亦可因應病童年紀和高度調校水深,最高可升增至1.7米。大樓內則以猴子、熊貓及海豚等8隻動物以識別不同樓層,配合森林及海洋等主題壁畫,以紓緩兒童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