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昨增32,597宗確診,數字較前一日稍稍回落,但當局估計部分人在快速測試呈陽性後,未有再做核酸測試,故未能反映實況。政府前日「改口風」稱不排除全民強檢時要「禁足」,致大批市民搶購生活必需品及「儲糧」,至昨天多名官員則「派定心丸」,強調有決定後會盡快公布,並讓市民有時間準備。就「禁足」安排,消息指當局正研究各項豁免,如容許市民外出購買必需品和求診等。
特首林鄭月娥前日稱,會認真評估全民檢測期間「限制市民外出的程度」。據了解,當局正研究能否在本月中後期展開全民強檢,方案包括一個多星期內完成3輪檢測,當中首輪須「禁足」;至於所謂「禁足」都有豁免,如市民可外出買食品、看醫生等,最終方案仍未敲定。不過,不少市民昨繼續到超市、街市掃貨,令貨架「清零」,亦有店舖似未能及時補貨。
李家超呼籲毋須太多猜測
政務司長李家超昨視察青衣社區隔離設施後指,政府正詳細計劃全民檢測方案細節,在聆聽不同意見及視乎社會實際情況後再決定。他表示,明白市民很想及早知悉細節,強調政府有決定後會盡早公布,呼籲市民現階段毋須太多猜測,或做太多不必要的動作。他說,政府必然會確保本港日常所需食物和必需品的供應穩定,強調香港現有充足物資。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在疫情記者會亦呼籲,市民毋須誤信禁足謠言及搶購物品,市民現不須擔憂和恐慌。
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昨亦談到全民檢測安排,指市民一定有足夠時間準備,又指約1.5萬名長者或殘疾人士需要家居支援服務,亦有大約4萬名院舍員工要每日往院舍上班,形容不能用「禁足」二字就簡單禁止所有人外出。他又稱,實施「禁足令」將令金融體系長時間停頓,全球金融都會受影響。證監會則指,若實施「禁足令」,有信心期間能容許持牌機構及市場正常營運,港交所亦表示無論當前環境如何,目標是保持市場正常運作。
另外,教育局長楊潤雄指,被徵用作檢測中心的學校毋須派員協助,政府會安排職員到場處理登記及採樣等工作。他又說,大部分學校都接受以校舍作為檢測中心,但個別學校因有學生留宿等原因而有憂慮,正與教育局商討安排,而如全民檢測展開時學校仍未放假,當局會再與學校協調。
專家倡疫情回落才全民強檢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在疫情高峰期做全民檢測,「數量多到你根本不夠地方送去隔離」,相反趁高峰回落時做,就能找出潛在帶病毒個案,亦有足夠設施隔離。另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長梁卓偉,以及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亦建基於這個原因,分別建議在下月中或尾,以及疫情回落或尾聲時進行全民檢測,令措施有最大效益,達致真正「清零」。孔繁毅更指出,當局如短時間內安排所有人完成3次檢測,就毋須禁足以免影響商業活動。
第五波累計22.6萬確診
單日確診數字續破三萬,昨錄32,592宗本地感染及5宗輸入個案,第五波疫情至今累計225,742宗個案。政府上周公布,取得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結果可視作陽性個案,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認為,有部分市民在快速測試後,未有再做核酸測試,相信確診數字未能全面反映實際情況。他又稱,供呈報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的網上平台料本周推出,重申登記設有追溯期,估計屆時能反映更確切數據。
對於過去兩日每日各增三萬多宗個案,歐家榮坦言若增幅持續,短短一周或會累計20萬宗。他昨又回顧上月個案分布,指元朗區有最多患者,佔全港12.7%,其次是11%的沙田區,深水埗區和觀塘區分別佔8.6%和8.5%個案,油尖旺區亦佔7.8%,惟強調個案已遍布各區。
58歲男死者沒長期病患
當局昨公布,再有34間安老或殘疾院舍有個案,多249名院友和約30名員工染疫,第五波累計615間院舍共約3,150名院友、約900名員工感染。醫管局公布前日有117名患者離世,年齡介乎47至99歲。其中一名58歲男死者本身沒有長期病患,亦沒有接種新冠疫苗,不適約10日後,周日到伊利沙伯醫院求診,他當時已有肺炎和肺積水,延至翌日不治。其餘5名47至59歲較年輕患者,分別有長期病或明顯診斷,連同追加的55名未公布死者,第五波共有808名病人在公立醫院離世。(相關新聞見A2~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