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3-12-08 04:30:59
日報

加強外防輸入阻傳染病進社區 袁國勇等學者倡全民參與抗疫 建足夠韌性助社會如常運作

分享:
加強外防輸入

加強外防輸入阻傳染病進社區 袁國勇等學者倡全民參與抗疫 建足夠韌性助社會如常運作

本港全面解除防疫措施逾半年,但新冠病毒一直存在於社區。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認為,要為下一次傳染病大流行做好準備,現時應該開始外防輸入,包括在找出病因前堵截發燒病人進入社區,若不成功便應先安排隔離和進行深度基因排序,減低新發傳染病流入本港的機會。袁國勇聯同3名學者在報章撰文亦提到,政府應適當投資或重新整合護老服務、把私家醫院和門診等的防疫設備要求與公立醫院看齊,避免重演第五波疫情慘況。

衛生防護中心最新監測數據顯示,過去一周新型冠狀病毒活躍程度保持平穩,但近日內地出現較多肺炎支原體個案,本港近月亦一度錄得170宗。袁國勇昨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內地的爆發至今未見新型病毒,又稱香港的肺炎支原體爆發或愈來愈厲害,但大部分個案輕微及有治療方法,重申毋須太擔心。
 

加強外防輸入 袁國勇

袁國勇

加強外防輸入

文章建議要開始加強外防輸入,以免新發傳染病進入社區。(資料圖片)

建議邊境檢測發燒入境旅客

不過,袁國勇認為在未有下一次傳染病大流行前,本港要做好準備,包括現在開始要外防輸入,在邊境要為發燒入境旅客做檢測,找出原因後才可考慮讓其進入社區,若未知病因就要隔離和進行深度基因排序,減低新發傳染病流入社區的機會。他又建議,本港私家醫院和門診等要提升傳染病控制能力,包括提升設備和培訓人手,以應付日後或出現的新發傳染病,因私院現時缺乏處理傳染病患者能力、沒有負責感染控制人員,加上疫情期間私院要把高風險的洗腎和洗血病人轉到公院,情況並不理想。

袁國勇和曾一同任抗疫專家顧問的港大內科學系講座教授孔繁毅,聯同港大微生物學系名譽副教授龍振邦、名譽助理教授趙晞揚在報章撰文,建議要準備和預防下一次大流行,防疫大方向及全盤戰略應設計到適合應對不同潛在病源,要全民參與、採取「平時如戰時,戰時如平時」態度,在建立抗疫韌性後即使疫症重臨,市民仍能處之泰然、生活如常。

文章形容第五波疫情前車可鑑,「無人能知大疫何時再臨」,故現時應開始外防輸入,在各邊境管制站準備好檢測設施,把鼻咽拭子篩檢發燒入境旅客的呼吸道病原體做法變成常規,而旅客亦需時刻佩戴口罩和接受流行病學追蹤,只要有常規制度便可隨時擴展到任何疑似爆發疫情之地。學者們亦建議要整體提升本港基礎設施、公共衛生標準、公立醫院及實驗室檢測應急能力。

adblk6
加強外防輸入

學者希望市民心態上可建立足夠抗疫韌性,時刻就緒。(鍾式明攝)

可研興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

院舍在疫情期間亦屬重災區,文章指本港安老院舍水準良莠不齊,一般環境擠迫、通風欠佳、防疫設施不足,不利感染控制,認為政府要適當投資及重新整合護老服務,如可研究逐漸淘汰舊式安老院舍、重新訂下從感染控制角度出發的硬件標準、興建大型一站式安老城,以及要減少因小病到公院求醫。學者亦建議政府研究為新建高層住宅訂立防疫標準、為舊有大樓做排污水管及天井改善工程,減少垂直傳播再發生。

學者們強調,有關建議並非針對某種細菌病毒,而是盡數抵禦任何病源、防止爆發,又希望市民心態上建立足夠抗疫韌性、時刻就緒,終極目標是在新傳染病藥物和疫苗面世前,本港仍可如常運作,日常生活和交通如常、毋須長期停工和停課。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