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植物公園兩日內有9隻猴子死亡,當局公布牠們是死於因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起的敗血病,感染途徑包括受污染的土壤及水源。動植物公園在本月初因維修花叢底喉管曾進行翻土工程,估計或因員工的鞋底沾有泥土,並帶入猴子的籠舍,令牠們感染細菌,再互相傳染。
當局今日見記者交代事件,指在本月13日早上作開園例行檢查時,發現2隻猴子過世,在整個公園檢查後,發現有4隻猴子精神差,同日下午和翌日分別再有6隻及1隻去世。當局指類鼻疽伯克氏菌在猴子的潛伏期一般是一星期,與翻土工程的日期吻合。
脾臟細胞有大量類鼻疽病菌
解剖發現離世猴子的肝部及脾臟有異常變化,脾臟細胞有大量細菌,證實是類鼻疽病菌。而經測試後,離世猴子對其他傳染病,包括甲型流感、新冠病毒、猴痘等均呈陰性;而毒理學測試亦發現牠們對農藥、老鼠藥等同樣呈陰性,證實死因是由於感染類鼻疽引起的敗血病。早前有隻猴子因身體不適被隔離,楊潤雄指牠目前情況穩定,但安全起見未安排回大籠。
公園目前25個泥土樣本對類鼻疽菌暫時呈陰性,正進行細菌培植檢查,幾日後才有結果。為保安全,動植物公園繼續暫停開放園內哺乳類動物區,會繼續留意其他哺乳類動物的健康,楊潤雄認為無需要關閉整個動植物公園。當局強調類鼻疽菌不會人傳人,或動物傳人,相信事件是單一在一個園區發生的傳染病。園區的工作人員已測試無感染類鼻疽,健康良好,無任何異常。未來在動植物公園再進行翻土工程時會汲取經驗,更加小心。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薛漢宗獸醫分析類鼻疽病菌在亞洲地區,特別是亞熱帶地區常見。而香港動物曾有零星感染個案,今次涉及的猴子是外來品種,亦特別容易感染。
類鼻疽|中招有咩徵狀?要如何治療?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呼籲市民毋須太擔心,截至前日,香港今年暫錄得19宗市民感染類鼻疽的個案,他形容比較散發性、無上升趨勢,亦無任何個案與動植物公園接觸有關。他指出這2年的個案平穩,由於類鼻疽在香港是風土病,在土壤會存在類鼻疽細菌,呼籲無可避免需接觸土壤的市民做好防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