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證實,在黑龍江哈爾濱依蘭縣發現一個隕石坑,是迄今發現的內地第二個隕石坑。該所研究員陳鳴教授年初透過衛星圖片,發現依蘭縣可能有隕石坑,遂於6月及7月前往當地考察,經科學分析後證實,一處被當地人稱為「圈山」、長滿白樺樹的平原和圈狀山頭,就是隕石坑。
據悉,該隕石坑直徑1,850米,深150米,形成於白堊紀花崗岩基岩上,估計是一個小行星至少在6,500萬年前撞擊而成,底部有湖泊沉積物;南面約2公里邊緣「消失」,有大規模侵蝕及搬運作用痕跡,與約1萬年前末冰河時期發生的冰川作用有關。由於該隕石坑位於低海拔地區,坑緣的冰川侵蝕作用,為東北地區低海拔冰川發展歷史提供重要證據。相關研究上周二在中科院旗下刊物《科學通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