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受到疫情和社會事件的影響,年青人對參與社會有所顧慮,亦影響他們的職業及人生規劃。有大學團隊訪問年青人,發現他們雖然普遍對社會不抱太大期望,但並不願意「躺平」,建議新政府加強對基層青少年的工作體驗計劃,幫助他們擴闊視野,增加他們對自己前途的積極樂觀程度。
香港大學聯同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今年3月21日至4月8日期間,與18名18至24歲的年輕人進行了3次深入訪談,發現青少年對自己的進修、工作及生活環境以10分為滿分評分,平均只有5.5分。對於是否對未來失去希望,他們大多表示中立。
受訪青年雖然對個人與社會前景減少希望,惟相信自己創造希望舆可能,有受訪者表示,希望係由自己創造,如果改變不到現況,至少可以改變自己;言論和新聞自由等令青少年對香港期望减少,但因移民潮而令到職位空缺上升,有利就業,可以把握這個機會。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學系高級講師張俊聲表示,年輕人不像外人所想喜歡「躺平」, 他們仍相信希望是能由自己創造,既然年輕人還未放棄自己,我們更加不應該放棄他們。
團隊亦發現青少年對自身就業有擔憂,仍然十分迷惘。有社福機構提供職場教育工作,讓年輕人提升職業認知、自我動力和對職業發展能力的自我評估,培養和吸引他們對行業產生興趣,將職場教育配合社會經濟和人才需求,達至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