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員會昨會晤傳媒。(莊振邦攝)
兩年一檢的最低工資水平實施10年來,今年初受疫情影響首次「凍薪」,維持在每小時37.5元。新屆委員今年3月上任,昨向傳媒交代工作進度。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王沛詩指,委員會調整最低工資水平的考慮一切以數據為依歸,調整方向也並非保守,但形容「呢幾年係奇怪」,目前疫情仍未明朗,難以預測來年最低工資檢討水平。
至於檢視工作能否一年一度,她重申礙於委員會工作、待行會審視及立法會通過等流程及所需時間,最低工資水平按法例至少每兩年檢視一次,料明年10月遞交下一份建議報告。對於目前時薪是否落後大市,她說,最低工資由自2011年的28元升至目前的37.5元,跑贏通脹,目前也與通脹水平相若,強調沒有偏幫勞資任何一方。
政府預期今年經濟增長達預測的6.4%,但政府經濟顧問歐錫熊提到,對比2018年GDP實際數字也跌2%,個別行業勞工市場仍受壓,整體經濟復甦不平均,對明年委員會商討最低工資水平作前瞻預測言之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