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杉西改裝的閣樓供旅客住宿。

(下圖)印度孟買貧民窟的公共厠所和(上圖)浴室,洗澡時需先到外面打水。(互聯網)

印度孟買繁華背後,很多居民仍住在貧民窟。近日有非牟利機構與居民合作,只要付2,000盧比(約246港元),就可以體驗一晚貧民生活:與50戶家庭共用一個廁所。有人認為這個計劃能讓外國人了解當地貧民窟的生活,但亦有人批評為「貧窮旅遊業」,將居民當作「博物館展品或動物園內的動物。」
32歲荷蘭男子貝尤(David Bijl),在當地的非牟利機構工作,與居民杉西(Ravi Sansi)共同想出這個計劃,認為貧民窟反映出社會的一部分,並指若有人想知道當地訴求如何不公平,應先了解貧民窟內居民的生活,「遊客到這裡只是拍照『打卡』,沒有真正了解任何事。」他又指旅客與居民相處是「雙贏」。旅客會住宿杉西家中改裝的閣樓,內設液晶電視、空調和全新床褥等,但這些根本不是當地一般家庭擁有的設備。
反對者批評是「貧窮旅遊業」
當地貧民窟的旅遊團一直備受爭議,支持者認為是真正了解貧窮生活的機會,居民亦從中得益,有旅行社經理指其能改變遊客對貧民窟「很骯髒、治安差」的形象,亦能知道社區包容印度各種信仰及文化。但有人卻批評是靠窮人發展旅遊業,而且只住一晚的話,不可能了解到當地文化,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根本「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