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接後情況。(模擬圖)
機場第三條跑道最快預計2024年啟用,為應付日益增長的客流量及節省旅客搭乘接駁巴士的時間,香港國際機場斥資約10億元興建一條長200米、淨空高度超過28米的行人天橋「天際走廊」,連接機場一號客運大樓(T1)禁區至北衛星客運廊(登機閘501至510),往來料需時僅5至10分鐘,較現時搭接駁巴士省逾五成時間。機管局稱,現時行人天橋已完成主體組裝,但內部設施如行人輸送帶和冷氣等仍需時處理,再經屋宇署及防處等部門驗收,料暑假可啟用。
天際走廊項目建造工程於2018年展開。機管局工程及科技執行總監梁永基稱,以往旅客於登機閘501至510等候上機,需於過關後再在登機閘等候,乘搭接駁巴士再上飛機,搭乘及候車時間平均約20分鐘。若一旦停機坪上有飛機降落,巴士需「讓路」,影響部分趕飛機的乘客。他預計天際走廊啟用後,旅客來往來T1至北衛星客運只需5至10分鐘,亦可減少接駁巴士每年約10萬班次,減輕停機坪的運作壓力。
天際走廊除減省旅客接駁交通時間外,亦為旅客提供瞭闊的視覺體驗,按現時設計,即使大型客機如A380飛機亦可輕鬆從天際走廊下經過;而走廊的兩端採用玻璃地板設計,旅客可「無障礙」一睹飛機近距離從橋底駛經的情況。走廊亦設觀景位置及餐飲設施,時間充裕的旅客可一望無際,欣賞飛機升降。
由於天際走廊主體部分體型龐大,為免影響停機坪日常運作,故安排在廣東中山進行組裝焊接,製成三節預製組件,經海陸兩路運送來港,再在香港裝嵌。梁永基指,此方法可將對機場日常運作影響減至最低,「走廊」造價亦維持在10億元內,沒有超支。

梁永基指,已完成主體組裝,但外牆玻璃及鋁頂仍在安裝,料今年暑假啟用。(鍾式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