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初起,接連在多區進行「圍封強檢」行動,即圍封住宅大廈及強制「受限區域」內的居民接受核酸檢測。不過,自上月下旬起封區檢測行動次數開始減少。醫務衞生局表示,因應近期疫情發展,正逐步減少「圍封強檢」的次數,但重申「圍封強檢」仍屬強制檢測的其中一部分。翻查資料,最近的「圍封強檢」已是本月13日的沙田豐和邨和順樓,其再對上一次是相隔一周、本月6日的葵涌石籬邨石祥樓。
適當調整措施 以最低社會成本達最大效果
醫務衞生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政府在檢測策略方面,一直有透過「圍封強檢」、強制檢測和「願檢盡檢」等安排以及早發現確診個案。當局又指,政府會一如既往,繼續根據世界和本地疫情發展和5項防疫政策防控疫情,適時及適當調整防疫抗疫措施,以最低社會成本達致最大抗疫效果。
當局重申,政府仍維持的5項整體防疫政策,包括採取「不躺平」防疫方針、減重症和死亡、保護高風險人士,以及在風險可控情況下維護民生活動和香港競爭力等。
多名專家相繼促取消「圍封強檢」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4名學者,早前撰文指圍封強檢已沒有大實際意義,應改為只在出現罕見爆發等情況時,作為輔助控疫的手段。另一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今日(26日)亦指,確診數字近日回落,建議不用再「圍封強檢」。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日前更指,患者在家隔離難免令大廈污水帶病毒,認為進行污水檢測、「圍封強檢」等行動均起不到作用,建議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