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韓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向華府送「大禮」,平壤政府一直尋求研製射程到達美國本土、可攜核彈頭的導彈,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聲言「無可能」,但北韓昨卻朝這目標邁進一大步,宣布首次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4型」。根據北韓官方報道,火星14型飛行了39分鐘後擊中目標,這較以往導彈試射的飛行時間為長,南韓專家認為今次試射似乎成功,若導彈以正常角度發射,射程超過8,000公里,達洲際導彈標準,足以抵達美國阿拉斯加,甚至威脅美國本土。火星14型試射成功標誌著北韓長程導彈技術進入新階段,也為美國安全敲響警號,有分析指可為北韓增加談判籌碼。
專為北韓發布重大消息的國寶級女主播李春姬,昨下午激動地宣布火星14型在領導人金正恩親身監督下試射成功,指導彈飛行高度達2,802公里,飛行了933公里及39分鐘,由於以最高角度發射,無威脅鄰國安全。李春姬又說火星14型可攜核武及攻擊世界任何地方,北韓將徹底結束美國核戰威脅和恐嚇。北韓官方指火星14型在當地時間昨早9時從北韓西北部發射升空,沿著預定軌道飛行39分鐘,準確命中劃設於朝鮮半島東部公海的目標區,北韓國防科學院則形容今次成功是「閃耀的奇蹟」。

火星14型導彈。(路透社)

火星14型發射一刻。(路透社)
射程8200公里可達西雅圖
日本和南韓政府探測的結果與北韓官方公布的數據大致相同,指北韓在鄰近中國的地區試射火星14型,最後落入日本專屬經濟水域。南韓專家以有關數據推斷,若以正常角度發射,該導彈有望飛行8,000公里以上。如果從江原道元山地區發射,射程範圍覆蓋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所在的夏威夷乃至阿拉斯加全境,若導彈射程達到8,200公里,更可到達美國西岸的西雅圖。圖片顯示火星14型形似三級導彈,很可能是在今年4月15日大規模閱兵儀式中亮相的新型洲際導彈,慶南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金東燁分析稱,5月12日試射的火星12型射程在四、五千公里,新導彈以其為第一級助推器,並於其上連接上月發動機試驗的第二、三級助推器,讓火星14型彈頭射程再增三、四千公里。美國非牟利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科學家賴特亦認為,在正常飛行軌道下,火星14型最大射程範圍約6,700公里,覆蓋阿拉斯加全境。
根據一般標準,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最少為5,500公里,而北韓揚言要發展可攜核彈頭導彈攻擊美國本土,其導彈射程需達8,000公里或以上,以及研發小型核彈頭安裝在導彈上,並且需掌握高難度的重返大氣層技術。以北韓目前的技術,彈頭重返大氣層時只能達到承受攝氏1,500到1,600度環境的機械磨損,尚未達到承受六、七千度化學磨損的程度。雖然北韓要以洲際導彈攻擊美國本土短時間內難實現,但今次試射反映北韓的洲際導彈技術,投入實戰應用所需時間或短於外界預期。

金正恩親自監督試射,並開心拍手慶祝。(美聯社)

北韓國寶級女主播李春姬宣布成功試射洲際導彈。(路透社)
特朗普:無別的事好做嗎?
北韓今次試射似乎是要向美國及其亞洲重要盟友日本和南韓發出警告,北韓有機會成功研製核導彈,而試射時間剛好在美國慶祝獨立日,以及特朗普與中、日兩國領導人通電話後一天,似乎有意向美國示威。特朗普在Twitter表達對金正恩的不滿,稱「北韓剛剛試射了另一枚導彈,這傢伙無別的事好做嗎?(North Korea has just launched another missile. Does this guy have anything better to do with his life?)」他又說不相信南韓和日本還可容忍下去,並呼籲中國加強施壓,「或許中國會向北韓下重手,一勞永逸結束這場胡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中方反對北韓違反安理會決議,進行有關發射活動,而南韓總統文在寅則警告北韓不要越過「紅線」,以致不能回頭。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本周五起一連兩天在德國漢堡舉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會呼籲各國領袖團結一起應對北韓問題。

火星14型射程可達阿拉斯加,特朗普在Twitter批評金正恩無其他事好做。(互聯網)

火星14型發射後飛行了39分鐘。(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