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地區治理之後嘅區議會已經運作3個幾月,政府就話區議員要「下情上報」,如實向政府報告市民意見同訴求,發揮好政府同居民之間嘅橋樑。不過,傳媒人屈穎妍話近期接觸唔同區嘅區議員,都發現佢哋成日畀政府官員冷待,形容係「被廢武功嘅區議員」。
引述區議員用1823投訴兩周完工
此話何解?屈穎妍喺一個電視節目舉例話,有區議員收到街坊投訴路面有個窿,於是又寫信又打電話叫相關部門要求盡快維修,負責官員卻幾個禮拜都唔理,連個簡單回覆都冇。點不知佢用最原始嘅方法打1823投訴,竟然3日有回覆,兩個禮拜後連個窿都填埋。
屈穎妍解釋,因為政府針對同一宗投訴,覆1823有KPI之餘做得好仲有分加,反而覆議員既冇KPI做咗又冇人知,久而久之大家就唔理區議員嘅申訴,變相摧毀區議員橋樑作用。佢仲話,另一邊市民就會覺得搵區議員都冇用,就更加唔信任代議士,呢種惡性循環等於廢咗區議員武功。
質疑如何要區議員取信於民
咁究竟喺區議員眼中政府只會驚啲乜?屈穎妍話,區議員都識講政府官員第一怕《東張西望》,第二驚1823,第三先輪到區議員個案,又覺得耽擱一下全部都係愛國者嘅區議員要求都唔會有後果,尤其唔會好似以前反對派咁郁啲就請願開記者會咁搞大件事。屈穎妍質疑,一方面政府要區議員帶頭凝聚社會力量,另邊廂就唔重要佢哋嘅訴求,當區議員冇政績又點樣取信於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