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至赤鱲角北面連接路昨晨正式通車,屯門南至機場縮短20公里,車程節省約20分鐘至僅需10分鐘,惟開通半日即致屯門附近路段交通擠塞;亦因接連路開通,青嶼幹線即時豁免收費,東涌市中心路面及多個商場停車場逼爆,當局派員指揮交通,區內交通至傍晚5時才回復正常。運輸署提醒,隨著今起6條巴士路線改行新路及假期結束,料上下班時段較繁忙。議員憂致區內交通長期擠塞。

運輸署稱屯赤路通車首日大致順利。(陳奕釗攝)

東涌市中心擠塞。(網上圖片)

屯赤隧道外迴旋處「樽頸位」累積車流。(陳奕釗攝)
昨晨有司機凌晨4時已「排頭位」輪候試行屯赤路,又有巴士迷駕駛俗稱「熱狗巴」的無冷氣舊式巴士試新路;有司機則稱適逢假期但因疫情未能外遊,特意試新路「遊車河」。司機指新路路牌清晰,但部分路面凹凸不平。午後車流增多,屯赤隧道入口附近的龍富路迴旋處「樽頸位」開始累積車流,約2時,隧道內更發生首宗交通意外,有車輛輕微碰撞,致車龍倒灌至皇珠路近屯門市廣場。
東涌市中心亦告「淪陷」,車龍塞滿一帶車道,附近車位亦泊滿。有司機指,青嶼幹線取消收費安排後,加大駕駛私家車到東涌的誘因,將私家車停泊後,再轉乘大嶼山巴士到島上其他地方遊玩。當區區議員王進洋指,車輛若想離開東涌市中心車龍,平均需時45分鐘。
屯赤路首日通車,多處現車龍,運輸署總運輸主任何均衡指,新路開通加上青嶼幹線免收費,有關交通整體安排大致順利,惟午後較多駕駛人士試行新路,車流數字高於平常周日,加上發生車禍,致部分路段出現車龍。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批評當局評估太樂觀,皇珠路繁忙時段本已十分擠塞,屯赤路通車後引流元朗及天水圍的車輛,擔憂屯門區內交通或受影響。屯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潘智鍵則提到,隧道赤鱲角出口應較早標示只有左線可到東涌,供駕駛者更多時間準備免生意外。
屯赤路全長5.5公里,當中約5公里為屯赤隧道。政務司長張建宗於網誌提到,新隧道是全港最長和最深的海底隧道,縮短屯門至機場三分二車程,將可鞏固機場地位及促進本港與大灣區城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