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課程學員Sally。(鄭廣鈿攝)
世界各地近年興起「共享經濟」,有位於葵青區的工人食堂,去年翻新後變身成西式Cafe,更引入「共享經濟」概念,在晚市時段為當區婦女提供場地經營私房菜生意,舉辦餐飲訓練、創業課程,讓區內婦女靠自己改善經濟狀況。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去年獲賽馬會捐助,開展為期3年的賽馬會惜享人生「女」程計劃,中心總幹事吳煜明指,餐廳去年8月完成翻新工程,至今舉辦了多期廚藝課程和一期創業課程,分別有125名及9名婦女受惠。
今年40多歲的Sally,起初完全沒有創業念頭,只因覺得做老闆可以「話事」而報讀課程,她指在修讀課程過程,了解到其他學員的創業理念,亦令她重新認識自己,並學懂擬定目標和計劃,學習了創業的事前準備,現在亦懂得寫計劃書、做區內人流統計、計算成本及囤貨方法等,希望在一兩年內建立自己的生意。
中心部門主任董嘉文指,完成課程的婦女,可以租用餐廳晚市時段做私房菜生意,曾有客人要求為逾20多人準備越南菜,但因不能單獨完成相關份量,於是聘請其他婦女,而來自越南的學員先化身小老師,開班教導獲聘者煮越南菜,之後同心協力完成一次私房菜生意。是次計劃還包括惜食文化教育,由義工到街市收集每日賣剩蔬菜,派發給區內有需要人士,同時現在製作手機應用程式,為當區進行餐飲業就業配對,預計於本年年尾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