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香港人或是訪港旅客,相信對銅鑼灣利園區並不陌生!希慎興業有限公司(下稱「希慎興業」)於12月2日在希慎廣場中庭舉辦了【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利園社區對談。匯聚了多名建築環境業界的領袖、學者、商業夥伴及社福機構等人士,共同探討利園區營造的創新與未來藍圖。
希慎興業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於致辭中強調,利園區承載著百年歷史,新舊文化在此交融,東西風格匯聚,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城市風貌。社區營造不僅是建築設施,更能讓每個人在這裏度過有意義的時光,注入了人與社區的連結感,創造獨特的體驗。截至今年10月底,利園區共錄得140萬小時的「快樂時光」及48萬人次的公眾參與,充分反映了社區大眾的積極參與。
社區對談(一):細說社區的人和事 透過多元活動促進社區連結
【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社區對談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邀請了利園區的「空間使用者」,分享他們在利園區經營生意、推廣文化及生活理念的經驗。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的蘇麗敏女士分享了都市農圃的重要性,強調城市人與自然接觸的必要性。透過與希慎興業共同舉辦都市農圃工作坊,市民能夠體驗農耕的樂趣,並促進社區間的互動。
全香港滑板協會創辦人李凱賢則表示,希慎廣場#URBAN PARK已成為文化樞紐,透過舉辦「Go Skateboarding Day」及「利園滑板節」等活動,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讓滑板運動不再局限於街頭。
本港藝術家及建築師梁煒珊則以速寫的方式,分享了在利園區進行對城市變遷的觀察,社區中新舊元素的融合,為她提供源源不絕的速寫創作題材。
社區對談(二):社區營造進行式 制定未來發展方向
希慎興業工程項目總經理黃詠怡女士指出,利園區未來的空間設計將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亦會密切地關注社區需求,並致力於創造更具可持續性的環境。她強調,隨著社會對真實體驗的追求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利園區的設計將更加靈活。
弘達交通顧問的林澤仁深信,隨著街景優化計劃的持續推進,相信於不久將來,利園區將成為更加友善和宜居的社區。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助理教授姚凱琳則認為,社區空間不應局限於傳統的文化建築,而是需要融合多元文化,讓社區成為文化創意的空間。
利園區錄得140萬小時「快樂時光」
希慎興業於對談中宣布,截至今年10月底,利園區共計錄得140萬小時的「快樂時光」及48萬人次的公眾參與。「快樂時光」的數據來源於訪客參加各種活動的實際時間,涵蓋藝術文化、健身活動、節日慶祝以及滑板和欖球等主題,充分反映了社區民眾的熱情參與。
是次利園社區對談,不僅能讓空間使用者與建設者之間有更深入的交流,亦展示了成功的社區營造範例。隨著利園區將邁向下一個百年,這場【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對談將為社區成員與項目團隊建立了合作的基礎,有助於推動利園區向一個充滿活力的多元共融社區持續發展,讓不同背景的成員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