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慎興業於12月2日舉辦【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利園社區對談(「社區對談」),由利園協會支持,並於剛翻新的希慎廣場中庭舉行。](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2024-12/Above%20the%20line%20hysan_thumbnail%201280x720.jpg?itok=aeNpIIPc×tamp=1739046509)
希慎興業於12月2日舉辦【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利園社區對談(「社區對談」),由利園協會支持,並於剛翻新的希慎廣場中庭舉行。
無論是香港人或是訪港旅客,相信對銅鑼灣利園區並不陌生!希慎興業有限公司(下稱「希慎興業」)於12月2日在希慎廣場中庭舉辦了【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利園社區對談。匯聚了多名建築環境業界的領袖、學者、商業夥伴及社福機構等人士,共同探討利園區營造的創新與未來藍圖。
希慎興業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於致辭中強調,利園區承載著百年歷史,新舊文化在此交融,東西風格匯聚,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城市風貌。社區營造不僅是建築設施,更能讓每個人在這裏度過有意義的時光,注入了人與社區的連結感,創造獨特的體驗。截至今年10月底,利園區共錄得140萬小時的「快樂時光」及48萬人次的公眾參與,充分反映了社區大眾的積極參與。
![希慎興業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先生在致辭時分享了希慎以社區為本的社區營造理念。](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2024-12/%E7%9B%B8%E7%89%87%E4%B8%80%20%E2%80%93%20%E5%B8%8C%E6%85%8E%E8%88%88%E6%A5%AD%E5%9F%B7%E8%A1%8C%E8%91%A3%E4%BA%8B%E5%8F%8A%E9%A6%96%E5%B8%AD%E7%87%9F%E9%81%8B%E7%B8%BD%E7%9B%A3%E5%91%82%E5%B9%B9%E5%A8%81%E5%85%88%E7%94%9F%E5%9C%A8%E8%87%B4%E8%BE%AD%E6%99%82%E5%88%86%E4%BA%AB%E4%BA%86%E5%B8%8C%E6%85%8E%E4%BB%A5%E7%A4%BE%E5%8D%80%E7%82%BA%E6%9C%AC%E7%9A%84%E7%A4%BE%E5%8D%80%E7%87%9F%E9%80%A0%E7%90%86%E5%BF%B5_1.jpg?h=030c7580&itok=fGhTv4yN×tamp=1739046509)
希慎興業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先生在致辭時分享了希慎以社區為本的社區營造理念。
社區對談(一):細說社區的人和事 透過多元活動促進社區連結
【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社區對談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邀請了利園區的「空間使用者」,分享他們在利園區經營生意、推廣文化及生活理念的經驗。
![參與第一場社區對談以「細說社區的人和事」為主題,聚焦探討利園區內的多元活動與空間如何促進社區連結,帶來商業效益,同時促進社會共融。](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2024-12/%E3%80%8C%E7%B4%B0%E8%AA%AA%E7%A4%BE%E5%8D%80%E7%9A%84%E4%BA%BA%E5%92%8C%E4%BA%8B%E3%80%8D.jpg?itok=NjvIntnm×tamp=1739046509)
參與第一場社區對談以「細說社區的人和事」為主題,聚焦探討利園區內的多元活動與空間如何促進社區連結,帶來商業效益,同時促進社會共融。
香港有機生活發展基金的蘇麗敏女士分享了都市農圃的重要性,強調城市人與自然接觸的必要性。透過與希慎興業共同舉辦都市農圃工作坊,市民能夠體驗農耕的樂趣,並促進社區間的互動。
全香港滑板協會創辦人李凱賢則表示,希慎廣場#URBAN PARK已成為文化樞紐,透過舉辦「Go Skateboarding Day」及「利園滑板節」等活動,吸引了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讓滑板運動不再局限於街頭。
本港藝術家及建築師梁煒珊則以速寫的方式,分享了在利園區進行對城市變遷的觀察,社區中新舊元素的融合,為她提供源源不絕的速寫創作題材。
社區對談(二):社區營造進行式 制定未來發展方向
第二場社區對談以「社區營造進行式」為主題,探討利園區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從「空間」轉變為「社區」。
希慎興業工程項目總經理黃詠怡女士指出,利園區未來的空間設計將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亦會密切地關注社區需求,並致力於創造更具可持續性的環境。她強調,隨著社會對真實體驗的追求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利園區的設計將更加靈活。
弘達交通顧問的林澤仁深信,隨著街景優化計劃的持續推進,相信於不久將來,利園區將成為更加友善和宜居的社區。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研究助理教授姚凱琳則認為,社區空間不應局限於傳統的文化建築,而是需要融合多元文化,讓社區成為文化創意的空間。
利園區錄得140萬小時「快樂時光」
希慎興業於對談中宣布,截至今年10月底,利園區共計錄得140萬小時的「快樂時光」及48萬人次的公眾參與。「快樂時光」的數據來源於訪客參加各種活動的實際時間,涵蓋藝術文化、健身活動、節日慶祝以及滑板和欖球等主題,充分反映了社區民眾的熱情參與。
是次利園社區對談,不僅能讓空間使用者與建設者之間有更深入的交流,亦展示了成功的社區營造範例。隨著利園區將邁向下一個百年,這場【百年營造:從空間到社區】對談將為社區成員與項目團隊建立了合作的基礎,有助於推動利園區向一個充滿活力的多元共融社區持續發展,讓不同背景的成員共同繁榮。
![希慎在活動下首次公布,截至2024年10月底,利園區共錄得140萬小時的「快樂時光」,充分反映區內人士對活動的積極參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2024-12/%E7%9B%B8%E7%89%87%E4%BA%94%20%E2%80%93%20%E5%B8%8C%E6%85%8E%E5%9C%A8%E6%B4%BB%E5%8B%95%E4%B8%8B%E9%A6%96%E6%AC%A1%E5%85%AC%E5%B8%83%EF%BC%8C%E6%88%AA%E8%87%B32024%E5%B9%B410%E6%9C%88%E5%BA%95%EF%BC%8C%E5%88%A9%E5%9C%92%E5%8D%80%E5%85%B1%E9%8C%84%E5%BE%97140%E8%90%AC%E5%B0%8F%E6%99%82%E7%9A%84%E3%80%8C%E5%BF%AB%E6%A8%82%E6%99%82%E5%85%89%E3%80%8D%EF%BC%8C%E5%85%85%E5%88%86%E5%8F%8D%E6%98%A0%E5%8D%80%E5%85%A7%E4%BA%BA%E5%A3%AB%E5%B0%8D%E6%B4%BB%E5%8B%95%E7%9A%84%E7%A9%8D%E6%A5%B5%E5%8F%83%E8%88%87_1.jpg?itok=UMJPan_O×tamp=1739046509)
希慎在活動下首次公布,截至2024年10月底,利園區共錄得140萬小時的「快樂時光」,充分反映區內人士對活動的積極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