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3-06 06:00:00

或為緩和中美貿易戰 總理報告不提「中國製造2025」

分享:
中國致力振興製造業。(新華社)

中國致力振興製造業。(新華社)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全篇都無提及自2015年起連續4年都有在報告中出現的「中國製造2025」,僅表示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輿論認為,為緩和中美貿易戰,中方正避免繼續大力宣傳「中國製造2025」。

 

美國去年對中國發起貿易戰,陸續宣布對多項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等,包括得益於「中國製造2025」的商品,故外界認為,「中國製造2025」是中美貿易戰導火線之一。去年6月,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有消息傳出,中國當局要求減少宣傳「中國製造2025」,網上更流傳一份疑似官方文件,內容包括要求媒體「不再使用『中國製造2025』,否則究責」,此後內媒極少提及「中國製造2025」。

adblk6


劉銳紹:以退為進策略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中國仍在落實「中國製造2025」相關措施,政府工作報告不提,是一種「以退為進、韜光養晦」策略,反映中國很希望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對美國在貿易上的強硬措施有緩衝作用。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則認為,「中國製造2025」是貿易戰的導火線,若繼續講未必有好處,埋頭苦幹會更好。

中國在2014年12月首次提出「中國製造2025」概念,並於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首次將之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同年5月,《中國製造2025》由國務院正式發布,目標是將中國從「製造大國」,到2025年升級成「製造強國」,至2035年超越德國、日本,2049年更要趕上美國,成為全球領先的製造強國,而當中十大重點發展行業,包括新一代資訊科技、高級數碼控制機床和機械人、航天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2016年,國務院公布《十三五規劃》,以「自主發展、引進來、走出去」落實執行「中國製造2025」。當時有輿論分析,「引進來、走出去」這兩項策略,簡單來說就是「以市場換技術、以併購買技術」。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