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署在過去4年間從無撤銷任何安老院的牌照。(資料圖片)
隨著人口老化,本港對安老服務的需求日增。不過,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社署對安老院服務的監管,發現現行的監管條例過時,並對違規院舍執管寬鬆。公署建議,將虐老等違規行為納入安老院舍條例,並且要加強巡查院舍。
社署現時是根據《安老院條例》及《安老院規例》,透過發牌監管安老院運作,申訴專員公署指,條例及規例自1996年6月實施至今,超過22年亦未曾作出修訂,部分違規行為如侵犯院友私隱、錯誤用藥等,社署均無權檢控。公署批評法例過時、不全面且作用有限。
公署又指,社署轄下負責處理安老院牌照及續牌申請的「安老院牌照事務處」,在4年間並無撤銷任何安老院牌照,而自2014/15年度起的3年間,社署每年向安老院發出的警告和糾正指示達三、四百項,但僅有16宗檢控並定罪個案。公署特別提到,有傳媒在2015年5月揭發,一所安老院安排長者在露天範圍脫光衣服等待洗澡,但社署在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期間,已在巡查時發現該安老院有多次違規。
申訴專員劉燕卿指,社署平均每3個月便向該安老院發出一項警告或糾正指示,但署方的執管寬鬆,她認為社署應要嚴格執管,如對安老院不續牌甚至撤銷牌照,以起一定阻嚇力。她又指,本港人口持續老化,社會對安老服務需求愈來愈大,社署作為監管部門,有責任為長者把關,令入住安老院的長者得到更妥善照顧。
公署同時發現,社署現行的巡查機制不足,津助安老院只每年巡查1次,而巡查時一般只派1至2名督察在半日至一日內完成,質疑督察能否在短時間內作全面深入巡查。公署向社署提出7項建議,涵蓋檢討及修訂現行條例、加強監管、加強巡查及提高資訊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