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與漁農業界制訂《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提出基礎設施支援、科技應用和產業多元化等八大發展範疇,並就漁業和農業訂定目標。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藍圖》最核心的目的是促進漁農業可以在本港有可持續發展,讓後代也可參與,又指城市發展與農業不一定是互相排斥,希望在業界變為高科技行業、提升漁農產品價值後,吸引年輕人入行。
冀首個多層式禽畜農場2030年啟用
《藍圖》提出的目標,包括在10年內增加高價值魚獲、協助捕撈漁民轉型、把本地養殖海魚年產量在5年內增至1,200公噸,以及明年在馬鞍山試行首個都市農場、第一所多層式現代化環保禽畜農場預期2030年前投入運作、蔬菜年產量在15年內從目前約1.5萬公噸增至約6萬公噸,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和吸引新血入行等。
謝展寰致辭時提到,政府一向高度重視本地漁農業發展,形容《藍圖》充分展視推動本地漁農業發展的決心、是匯聚業界智慧的綱要,亦屬於政府對業界發展的確切承諾。他又說,《藍圖》已充分考慮不同界別的特性和獨特情況,提出針對性和具體措施支援業界發展,希望實現未來升級轉型和現代化,長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布局。
出席同一活動的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稱,過往在區議會討論農業時,不時會遇到較大反彈,寄語晉身下屆區議會的漁農業界代表,日後可在地區肩負講解的責任,同時希望政府可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增加對業界的撥款。
擬街市上蓋作農場促使「現種現賣」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指本港土地珍貴,當局除保護優質農地,亦計劃趁新市鎮發展引入都市農場,舉例稱可在公園撥出地方,「以前種草,日後可以種菜」,又或能夠於大廈、停車場天台引入溫室或水耕農場,在不佔用市區額外土地的同時,增加農業生產。
梁肇輝又說,馬鞍山的都市農場屬先導計劃,面積約500平方米,除興建溫室或水耕農場生產外,還可設置一個小農墟,希望透過引入新策略增加農產品供應。他透露,政府會在新的街市上蓋建立都市農場,有望達致「現種現賣」的商業活動,日後並會鼓勵北部都會區私人發展商在大型商場上蓋或平台,興建都市農場設施租予農民使用。
漁農界代表晉身區議會 冀釋地區疑慮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主席張少強很高興政府與業界共同制訂《藍圖》,提供方向、計劃和目標予漁業升級和轉型以持續發展,又認為個體漁農應合力「做大個餅」。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理事馮健忠滿意《藍圖》內容,又稱相比在田野耕種、需要曬太陽和勞動力的傳統農業,新科技下將可盡量用機械化,減少勞動程度。
剛獲政府委任為大埔區議員的漁農界選委總召集人陳博智指,過往漁農界未必有機會與地區持分者面對面溝通,在區內申請增建漁農設施時,致雙方互相不了解或有疑慮。他表示,在來屆區議會將把握機會交流想法,「如果有(業界)代表,做到幾方協調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