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安誠(右)
本港未來數年將發展多個大型基建,對建造業人手需求更大。建造業議會昨(8日)發表最新的《建造業人力預測》,預料專才、技術人員及工友人手短缺加劇,由今年欠缺5%至15%,到2027年會惡化為15%至20%。當中技術工人不足情況最嚴重,由今年缺約1萬人增至約4萬人;工地技術人員及監督人員由欠3,500人增至約8,500人;而專業人員的由欠約4,000人漲至6,500人。
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指,上述預測只以未來工程量預測人力需求及與現有人手對比,未計算人力供應增加,及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MiC)和建築訊息模擬(BIM)等新科技。他表示,新科技可提升生產力和減少人手需求。如所有工程採用MiC,人手需求更可減少1.5萬至2萬人,且提升工地安全,惟需3、4年後才能全面推行。對於引入外勞彌補人力不足問題,何安誠稱,「本地工友一定行先」,形容引入外勞是最後考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