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2018年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讓苦候公屋的家庭提早「有瓦遮頭」,作為正式「上樓」之前的過渡措施。政府提交的文件指出,截至上月中,共10個項目投入服務。其中在堅尼地城、筲箕灣、紅磡、荃灣及西區的項目,入住率達100%。部分在新界的項目,入住率平均只有約7成,當中元朗同心村項目入住率為63.6%、博愛江夏圍村第一期項目入住率為71.6%。
調整租戶比例
現時營運機構要將項目不少於80%的單位,供甲類申請租戶,即已輪候傳統公屋不少於3年的人士入住;並預留不多於20%單位予乙類申請租戶,即其他類別申請者入住。為增加入住率,政府建議調整租戶比例,並加快特別是乙類申請的審批和入住工作,令項目可更早幫助有需要人士。根據機制,個別項目若有需要,營運機構可申請調整甲乙類租戶比例,而目前元朗博愛江夏圍村及同心村已獲准調整,由8:2調整至6:4。
部分過渡性房屋位置偏遠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梁文廣今早在電台節目表示,部分新界的過渡性房屋項目,由於位置較偏遠,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到實地視察後,決定放棄申請。他認為調整甲類及乙類申請租戶的比例,可以提升入住率,長遠希望當局改善位置較偏遠項目的交通配套,以及設立統一申請的平台。
至於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則表示,過往曾經有居民反映,擔心搬入過渡性房屋後,住兩年又要搬走,希望能夠有所改善,包括可否把項目的居住期延長。她又認為,當局可以按甲類租戶申請者為優先,但如果部分項目的入住率不足,亦可以調整讓其他租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