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3-20 06:00:00

明日大嶼造價6240億元 香港史上最貴基建

分享:
政府擬在交椅洲一帶填海建造約1,000公頃的人工島。(資料圖片)

政府擬在交椅洲一帶填海建造約1,000公頃的人工島。(資料圖片)

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公布「明日大嶼」計劃,提出填海1,700公頃,首階段將研究於交椅洲一帶建造約1,000公頃的人工島。發展局昨公布,政府初步估算項目首階段的總工程造價為6,240億元,是香港有史以來,最貴的基建項目。不過,局方強調即使「非常保守的估算」,包括人工島的賣地收益,已足以承擔有關支出,認為項目「掏空庫房」的說法不成立。
 

黃偉綸(右二)多次重申,項目不會掏空庫房。(鍾式明攝)

黃偉綸(右二)多次重申,項目不會掏空庫房。(鍾式明攝)

「明日大嶼」願景首階段計劃估價6,240億元,除了在交椅洲中部水域填海建人工島,亦包括在欣澳填海、龍鼓灘填海、屯門沿海地帶發展,及興建交通配套等。局方按去年9月的工程價格作初步估算,交椅洲人工島連基建費用為2,560億元,欣澳填海及基建約950億元;至於項目的交通運輸網絡,包括多條由交椅洲連接港島及大嶼山的鐵路與道路,則共花費2,730億元。如以全港約748萬人口計算,即每人平均需分攤逾8.3萬元。根據政府預計,填海後可提供40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以及約15萬至26萬個住宅單位,七成是公營房屋。

發展局長黃偉綸指出,社會有聲音憂慮項目會令政府一貧如洗,但根據香港測量師學會的估算,人工島的賣地收益可達7,070億至11,430億元,相關項目支出可透過賣地「返番晒嚟」,認為「掏空庫房」的說法不成立。局方又指,若充分使用核心商業區,可帶來每年約1,410億元的增加值,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5%。
 

adblk6

或會發債券融資
被問及項目的融資安排,黃偉綸表示,政府已指派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考慮不同融資方案,計劃分開10至15年支付整項工程支出,料每年需使用400億至500億元,相信由工務工程撥款已足夠負擔。他又不排除會考慮以「鐵路加發展」方式,或發行債券融資,但強調發債是因有市民看好項目發展,不代表政府有財政壓力。他又透露政府尚未決定鐵路配套的營運者。被問到為何不將「明日大嶼願景」涉700公頃的喜靈洲填海計劃,一併估算成本,黃偉綸回應指該計劃仍是願景一部分,但重申「1,700公頃是虛、1,000公頃是實」,故現時估算造地成本是不切實際。


議員批高估賣地收益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憂慮,政府或低估造價,最終令港人要「加稅款,減福利」。公民黨譚文豪指出,據政府提出的賣地算式,每個單位的地價需逾1,500萬元,才可達7,070億元的收益,批評政府的收益估價脫離現實。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朱江亦指,棕地造地成本遠低於填海成本,可提供的單位量與填海相若,促政府府優先發展棕地,撤回填海計劃。公屋聯會則對政府公布估算表示歡迎,但憂慮項目會嚴重超支,促政府嚴緊把關。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