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修杰(右)認為新科技能大幅提升工友的工作效率。
科技發展有利各行各業發展,香港建造商會於2018年撥款1,000萬元成立「建造業安全基金」,推動行內的創科發展及工地安全,冀加快發展「智慧工地」。截至上月底,基金已撥出超過520萬元資助14個項目,有7個已於約100個工地應用,其中「人工智能航拍架空電纜偵測系統 」,融合航拍機及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等技術,能自動識別架空電纜有否出現異常情況,取替工程人員親身攀上電塔,大減因此出現意外的風險。
此外,該會於去年11月23日至12月18日,訪問了172名建造業專業人員及151名工友,發現最多人認為行業在應用創新科技上,最大的挑戰為「缺乏人才」(59%),其次為「不願改變工作方式」(55%)及「缺乏資金」(53%)。另外,有53%受訪者表示過去兩年曾於工地使用創新科技,但亦有46%認為達至行內普及應用起碼需要5年或以上。該會會長陳修杰指,本港每日平均有逾15萬人在地盤工作,雖然初嘗新科技或會為工友帶來不便,但相信習慣後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更能確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