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3-08-11 04:31:46
日報

未來科學大獎 頒獎禮首移師香港 世界科學家匯聚 兩諾獎得主來港分享

分享:
未來科學大獎

未來科學大獎自2017年起,於北京舉行頒獎禮。(中大新聞中心圖片)

創科成果源於科學家持之以恆的努力,化不可能變成可能,獲公開肯定是一大助力。有「中國諾貝爾獎」之稱的「未來科學大獎」下周三(16日)公布得獎名單,10月舉行頒獎禮,亦首次由北京移師到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行,屆時並會有「大獎周」活動,一眾世界知名的科學家雲集香港,當中包括兩名諾貝爾化學家得獎者。首屆生命科學獎得主盧煜明期望活動可鼓勵更多年輕人投身創科行列。

「未來科學大獎」於2016年成立,由一群科學家和企業家發起民間科學獎項,目的是獎勵在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取得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香港曾有5名科學家獲得此獎,包括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香港大學謝仕榮衛碧堅基金教授(數學)及數學系講座教授莫毅明等。 

adblk6
adblk7
首屆生命科學獎得主 香港科學院院長 盧煜明

盧煜明(左)表示,屆時將有約百名科學家來港參與科學峰會。(李朗僑攝)

盧煜明︰向世界展示香港已復常 

首屆生命科學獎得主、2023年大獎周聯席主席及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透露,活動首設「大獎周」活動會於10月14至17日舉行,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大力支持。屆時將有約百名世界級科學家來港參與科學峰會、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年度會議等活動,更會有兩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發明抗體藥的Gregory Winter和研究DNA基因排序的始祖之一的Michael Levitt到場分享。他指,活動能向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展示,香港已在疫情後復常,且創科熱潮熱烈。談及未來科學大獎頒獎禮10月在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行,盧煜明笑指,「科學某程度上都是藝術」,故特意安排頒獎禮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 

「未來科學大獎」設有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三個獎項,每項獎金有100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代表王強指出,各獎項的候選人,會由科學委員會審核通過的提名人提名產生,「他(提名人)需在其領域內造成國際影響,不是一剎那、一個時代,而是未來幾個時代的影響!」他又提到,不少人誤會未來科學大獎只給華裔人士參與,其實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只要研究工作在大中華區域完成便符合資格。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