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效能雖高,但核廢料難以處理,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研發一石二鳥之法,把核廢料加工為可持續發電逾5,000年的「人造鑽石電池」,既廢物利用也解能源問題。團隊冀以高溫低壓方法,把石墨式核反應堆的副產品、放射性物質「碳14」提煉成黑色人造鑽石,它靠近輻射場時會產生如一枚AA電池的電流,以非放射性的鑽石外殼包裹它,可藉鑽石的高密度特質,阻隔輻射外洩,成為可安全使用的電池。「碳14」半衰期為5,730年,意味一顆「鑽石電池」使用至此期限,電力才會減半,宜用於低耗電與長時間使用的設備,如人工器官、人造衛星、無人機及太空探測船等。團隊初步以另一種放射性物質「鎳63」測試成功,但其產量太少,故冀再以「碳14」測試。

研究團隊就鑽石電池應用範疇,在網上集思廣益。(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