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關聯漁護署檢2200萬元走私瀕危物種。(資料圖片)
隨著經濟復常,海關留意到今年年初,走私瀕危物種案件有上升趨勢,聯同漁農自然護理署於今年5月,進行為期一個月,代號為「牧羊者」聯合執法行動,在各出入境管制站機場、港口、陸路,以及鐵路管制站,加強打擊瀕危物種活動。行動中一共緝破24宗案件,拘捕14人,共檢獲約5.3噸懷疑瀕危物種,包括花旗參、活龜及蘭花等,估計市值約2,200萬元。
走私瀕危物種包括長尾鯊魚翅及緬甸星龜
香港海關機場科空運貨物課監督張家聰表示,行動中破獲13宗案件均由旅客攜帶,估總數案件的54%,涉及約10公斤瀕危物種,包括花旗參、活龜及蘭花等。而透過貨運則共有11宗,估總數案件的46%,涉及5290公斤懷疑瀕危物種,包括海翅、花旗參及乾海馬等。其中在5月4日,海關在兩個由澳門抵港的40尺貨櫃中,檢獲逾懷疑瀕危物種海翅,估計市值約2100萬元。
另外,在5月25日案件中,海關在一個由馬來西亞抵港的速遞貨物中,發現4隻星龜,市值約3.6萬元。張家聰指,不法份子會在速遞貨物中將瀕危物種放在雜物內,企圖作掩飾,以避過海關人員檢查。漁農自然護理署瀕危物種保護主任劉苑容則表示,4隻星龜分別是2隻緬甸星龜及2隻印度星龜,兩個物種皆被到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附錄一,嚴禁國際貿易。
根據《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任何人非法進出口瀕危物種,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1000萬元及監禁10年。另外,根據《進出口條例》,走私屬嚴重罪行,違例者最高可被判罰款200萬元及監禁7年,市民切勿以身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