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
2020-01-31 04:30:00
日報

一罩難求 海關檢問題口罩 海外代購風險高

分享:

肺炎疫情陰霾下,外科口罩難求,除四出排隊搶購外,有市民轉戰網絡搜羅海外貨源,但經常被「Cut單」。口罩需求龐大,有美國網站突改政策,要求消費者在「無貨期,無得取消,無得退款」的情況下以電匯方式先過數;亦有網站指會將所有現貨優先供應醫院及保健設施,暫不售予街客。政務司長張建宗昨指,港府已與內地部門合作,促成800萬個口罩於日內應市。記者:香詠倫

大批市民清晨已在屈臣氏排隊輪籌。(莊振邦攝)

大批市民清晨已在屈臣氏排隊輪籌。(莊振邦攝)

連日每當商舖作「返貨預告」,必定惹來人龍輪購。屈臣氏昨每間分店發售20盒口罩,大批市民輪候不果,有人破壞店舖洩憤;亦有市民在其他藥房買到印上今年3月生產的「未來口罩」,欲退款不果。海關隨後接報到場,檢獲68,000個問題口罩,50個一盒售280元;並拘捕27歲男負責人。記者昨查詢北區多間藥房,有負責人將原定明天年初八的「返貨日期」改為年初十,並將N95單個售價升至50元;同時多了市民購買主要用作防花粉,而非防疫用的Pitta日本口罩。

歐美廠商:停收新訂單
除苦候本地商舖返貨,有市民選擇海外代購,或自行選購外科口罩經集運回港,惟近日網絡論壇LIHKG及Facebook均多了「Cut單」的叫苦發文。其中一個專售醫療器材的美國網站ATC Medical回覆指,鑑於疫情傳播,所有外科口罩、N95呼吸器、生化防毒面罩均不再出售,並會將所有貨存供應予醫院及保健設施。專門生產醫療防護裝備的德國大廠DACH亦指,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是所有防護衣生產商的「重大挑戰」。銷售部人員Beyer解釋,疫情令需求「急劇增加」,為保障長期客戶有「最穩定供應」,廠商會暫停接新訂單,直至另行通知。

網購平台「五不」辣招
另一間專售醫療器材的美國網站MD Supplies(MDS)針對全球需求,調整口罩、洗手液等所有防疫產品的銷售安排。MDS除保留最低消費500美元,以及美國收貨地址的原安排,更要求消費者以匯款方式取代信用卡付款,但「不准取消訂單,不准退貨,不准退款,不保證有貨,不擔保出貨日期」。面對網購「加辣」,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認為相關條款不公平,若最後沒有出貨甚至屬「不良營銷」時欠保障,呼籲大家「保持理性」。她明白市民「好焦急嘅心情」,提醒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全球供應都緊張」,並透露下星期或會開始「有貨返」,雖不清楚數量仍建議市民先保持觀望。至於如何應對口罩荒,她認為應聽從專家意見,盡量留在家中,若須外出工作或添置日用品,可集中一位成員外出以「善用資源」。

張建宗昨指,醫管局及物流署的儲備充足,惟最近的使用率急升5至6倍,正全球採購口罩。他補充,正與內地部門協調,盡快安排另外2,400萬個口罩流入私人市場;並嘗試安排懲教署24小時生產口罩,冀將產量由每月110萬個增至180萬個。

adblk6
張建宗指將有大貨應市。(林俊源攝)

張建宗指將有大貨應市。(林俊源攝)

亦有市民到卓悅排隊。(莊振邦攝)

亦有市民到卓悅排隊。(莊振邦攝)

新型冠狀病毒

兩岸四地確診7830        

香港10宗
澳門7宗
台灣9宗
湖北4586宗
浙江428宗
廣東354宗
河南278宗
湖南277宗
安徽200宗
重慶182宗
山東158宗
江西162宗
四川142宗
江蘇129宗
北京114宗
上海112宗
福建101宗
廣西78宗
雲南70宗
河北65宗
陝西63宗
海南46宗
黑龍江43宗
遼寧41宗
山西35宗
天津30宗
甘肅26宗
內蒙古18宗
寧夏17宗
新疆14宗
吉林14宗
貴州12宗
青海8宗
西藏1宗

外國確診93

泰國14宗
日本14宗
新加坡10宗
澳洲9宗
馬來西亞8宗
南韓6宗
越南5宗
美國5宗
法國5宗
德國4宗
阿聯酋4宗
加拿大3宗
柬埔寨1宗
尼泊爾1宗
斯里蘭卡    1宗
印度1宗
菲律賓1宗
芬蘭1宗

數據來源:國家及各地衛健委

立即更新/下載AM730手機APP 體驗升級功能

全新會員積分獎賞計劃 打開App進入會員專區體驗升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