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了市面60款預先包裝餅乾,竟然全部在加工過程中都產生了基因致癌物!相信大家都會明白致癌物的意思,原來致癌物亦會細分為基因致癌物和非基因致癌物兩大類。
直接破壞DNA
基因致癌物可以透過直接破壞去氧核糖核酸(DNA)而誘發癌症。即使攝入小量這些致癌物,已有可能破壞基因提升患癌風險,因此不會有「安全攝入量」,而應該盡可能不攝取。
影響細胞結構
至於非基因致癌物,即表示並非與DNA產生反應,而是破壞細胞結構、改變細胞的分裂速度,或者增加基因錯誤風險而引致癌症。這些方法均需要攝入足夠的「量」才會致癌,因此權威癌症研究機構都會為這些致癌制訂「安全攝入量」。
致癌物分4組
世界衛生組織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根據人體研究結果、動物實驗結果等,將致癌物分成4組:
組別1:令人類患癌
黃曲霉毒素、酒精、無機砷化合物、二噁英、中式鹹魚等
組別2A:可能令人類患癌
丙烯酰胺、無機鉛化合物、經飲食攝入的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產生的某些亞硝基化合物
組別2B:或可能令人類患癌
蕨菜、伏馬毒素B1等
組別3:在會否令人類患癌方面未能分類
三價鉻化合物、金屬鉻、桔霉素、棒曲霉素等
組別4:可能不會令人類患癌
多吃天然食物減攝入致癌物
而是次在餅乾樣本中發現的環氧丙醇及丙烯酰胺均屬2A組別,而氯丙二醇則為2B組別,環氧丙醇本身以縮水甘油脂形式存在於油脂中,人體攝入後便分解出環氧丙醇。而縮水甘油脂是植物油在高溫(超過攝氏200度)加工過程中產生。丙烯酰胺是在烹調過程(超過攝氏120度)中自然產生。氯丙二醇也是在食物製造、烹煮或者加工(如油炸、燒烤)時自然產生。因此,要避免攝取這類致癌物,可考慮多吃天然不經加工的食物,烹煮亦以蒸、烚為主,減少煎、炸、烤、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