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息稱港府為打擊起底,擬封鎖Telegram。(資料圖片)
政府去年修訂《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對起底行為刑事化。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曾稱,會針對起底平台,考慮設立黑名單。消息指,此舉尤其針對多次發放「起底」資料的Telegram。
鑑於起底行為仍然盛行,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昨(17日)在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會議透露,正考慮就屢次上載起底資料的平台,設立黑名單。有消息指,市民常用的Telegram群組將會成為政府特別針對目標,該平台每星期新增的起底訊息超過200個,涉及的起底訊息數以千計,公署曾向平台要求刪除有關訊息,但往往無濟於事。
方保僑:斬腳趾避沙蟲
自2019年開始本港很多起底訊息,也是從Telegram內的數個群組發出,當中大部分涉及政治因素,或社會運動的延續,被起底人士包括政府官員、立法會議員,以至一般市民。據了解,公署正積極考慮首次引用《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第66L條所賦予的權力,一旦引用法例,有機會連整個平台不能瀏覽。
不過,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表示,封鎖通訊平台在技術上並不容易,特別是Telegram經常轉換IP地址,俄羅斯政府在2018年曾嘗試封鎖,但失敗告終,故籲政府可改為要求Telegram移除相關「起底」訊息。他又形容,禁用Telegram是「斬腳趾避沙蟲」,令正確使用平台的市民亦受害,對本港通訊自由造成一定程度打擊,呼籲當局在實施前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