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碧(左)手持的大魚長約70厘米。](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4390335_as.jpg?itok=fCDv-ruv×tamp=1739264476)
蘇家碧(左)手持的大魚長約70厘米。
冬季是候鳥遷徙到本港濕地過冬的季節,港鐵為吸引雀鳥到落馬洲濕地一帶棲息,每周會在魚塘放飼約一噸魚苗,供不同鳥類進食。不過,部分魚兒在魚塘漸長,體型之大令雀鳥根本難以捕食,港鐵今年遂撈起魚塘以噸計鯇魚及金山鰂,轉贈予惜食堂烹調,令基層及長者也大飽口福,共享來自大自然的「鮮味」。
圖、文:黃嘉儀
「漏網之魚」長達90厘米
每年10月至翌年3月,落馬洲濕地管理員總會嚴陣以待,每周在魚塘放飼每條長10厘米、總重約一噸的魚苗,迎接一眾「訪客」來港過冬。然而,總有些「漏網之魚」避過雀鳥捕食,在魚塘愈養愈大,有的更長達70厘米至90厘米,令雀鳥「無從入口」。
港鐵上周一安排漁民到濕地魚塘捕撈大魚,先放網、收網再分類,結果撈得245條鯇魚及1,500條金山鰂,總重約1.4噸,細魚則會放回魚塘。港鐵公司事務總監蘇家碧稱,於2014至15年間亦曾有類似安排,將大魚贈予惜食堂,製成5千至6千個飯盒,既不浪費,亦可為社會盡一分力。她期望,贈魚可成為恆常措施,適時便會做。
![漁民到魚塘合力放網撈起大魚。](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4390333_gC.jpg?itok=HXl4MDna×tamp=1739264476)
漁民到魚塘合力放網撈起大魚。
![鯇魚及鰂魚少碎骨,長者吃得開懷。(港鐵提供)](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4390338_vl.jpg?itok=r_KnnRwX×tamp=1739264476)
鯇魚及鰂魚少碎骨,長者吃得開懷。(港鐵提供)
錄逾260種雀鳥出沒
港鐵自2007年起管理32公頃落馬洲濕地,補償興建落馬洲支線時對環境的影響。過去的11年,共紀錄到逾260種雀鳥出沒,其中大、小白鷺及灰背椋鳥等更是「常客」,據資料顯示,去年錄得300隻屬全球瀕危物種類別的黑臉琵鷺飛到落馬洲濕地棲息,佔全球8%。
![白鷺在魚塘覓食。](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4390340_Kt.jpg?itok=DD_iBMmN×tamp=1739264476)
白鷺在魚塘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