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地鐵昨全面消毒,準備重開。(中新社)
湖北截至昨零時已連續5天無新增確診個案,黃石市率先宣布昨零時起全面解封,恢復正常生活秩序,其他各市縣亦陸續恢復巴士服務,連武漢地鐵也為車站和列車全面消毒,準備重開,惟湖北尚有疫症傳播風險未解除——無症狀感染者(隱形病人)及「復陽」病人。湖北衛健委強調,暫未發現復陽病人傳染他人,而有關病人確診時已上報過,故不會當作新增確診個案重複上報。襄陽則於前日及昨日宣布發現2名隱形病人,包括一名來自菲律賓人士,有內地傳媒稱,隱形病人傳染力及是否計入確診仍有爭議。
「復陽」即確診病人康復出院後再次發病,或復診時再驗出對病毒呈陽性反應,《人民日報》旗下《健康時報》上周六曾引述武漢前線醫生證實,當地有一家三口「復陽」,而這可能是「假治愈」所致,即病毒尚存在於病人下呼吸道,出院檢測所取的樣本卻未能驗出。輿論質疑,復陽病人是社區傳播的隱形危機之一,湖北衛健委副主任涂遠超前日指出,根據國家衛健委對復陽病人的監測及專家初步研究,暫未發現復陽病人傳染他人,惟湖北已要求有關部門追蹤復陽個案,進一步確定其傳染性。
至於隱形病人,涂遠超提到,會將其集中隔離14天,達到解除隔離標準即可回家。根據國家衛健委第七版試行診療方案,解除隔離標準為體溫正常超過3天、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肺部電腦斷層掃描顯示病變明顯改善、相隔至少24小時的連續兩次痰或鼻咽等樣本檢測呈陰性。該試行診療方案還自第五版開始指出,「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惟隱形病人都無明顯病徵,只是核酸或抗體檢測呈陽性,故根據國家衛健委的定義,不屬確診個案,亦不需要公布。
內地「財新網」昨亦引述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核酸陽性不一定意味感染病毒,因為檢測通常是取咽喉或鼻腔樣本,而一些人的這些樣本驗出病毒,病毒卻未必一定已進入人體細胞開始繁殖。不過,報道提到,不少專家都認為,為防疫情反彈,應將隱形病人的監測及隔離納入防疫重點。報道同時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傳染病免疫學及流行病學家Michael Mina表示,不將隱形病人計入確診,不利於建立病毒模型並了解病毒傳播範圍。
南京研究:隱形病人傳染力強
「第一財經」則表示,世衛早前觀察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發現,冠狀病毒透過隱形病人傳播非常罕見,故認為隱形病人或不是病毒主要傳播者。然而,江蘇南京疾控中心研究了當地24名屬確診者密切接觸者的隱形病人個案,其中7名患者住院期間一直無發病,其他則沒有發展成重症或死亡,惟隱形病人具強傳染性,傳染期可能長達3周,且被其傳染者病情可演變成重症。有關論文已於本月初刊於中國科學院旗下英文期刊《中國科學》(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