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電單車泊位被指供不應求,立法會議員陳勇就議題向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提質詢,希望為電單車泊位制訂指標,但林世雄書面回覆指出,制訂指標是缺乏彈性,或會促使更多市民使用私家車或電單車出行,影響整體路面交通。
車位需求受家庭收入等影響
林世雄表示,政府運輸政策以公共交通為本,以鐵路為骨幹,提供泊車位是盡量配合車輛的泊車需求,但不鼓勵慣常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的市民轉用私家車或電單車。他指,過去三年,電單車泊車位數目而持續增加,以改善電單車泊位的供應,但香港地少人多,土地資源珍貴,加上泊車位需求受多項因素影響,如家庭收入、房屋類型等,認為要為電單車泊車位制訂單一全港性指標缺乏彈性,亦不足以準確反映個別地區的實際情況。
林世雄指,為私家車或電單車制訂硬性指標,或會被解讀為社會有需要不斷增加泊車位數目,以追趕車輛增長,或促使更多市民使用私家車或電單車出行,影響整體路面交通。
電單車增長或因疫下外賣需求多
林世雄重申,運輸署一直檢視現行標準下,非住宅發展項目及住宅發展項目的電單車泊位標準,及曾因應社會經濟情況、泊位需求等因素作適當的修訂。
他另指,運輸署留意到近年電單車數目顯著增長,原因或與疫情下外賣及速遞需求短時間內大幅增加有關。運輸署會繼續留意該情況在疫情消退後是否持續,並適時進行檢討,以作出所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