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選舉結束,全無從政經驗,曾在電視劇集中飾演總統的演員澤倫斯基(圖),擊敗尋求連任的波羅申科,當選新一任總統。其實選前民調一直都顯示低民望的波羅申科會落敗,但實際結果的壓倒性,澤倫斯基取得73%票,是歷來得票率最高的烏克蘭總統 (但因投票率和人口改變,並非得票數最高),仍然令人意外。一位政治素人為何如此成功?除了烏克蘭,其他國家近年都紛紛有政治素人參政,政治素人是否成為潮流?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56211620_rj.jpg?itok=EhxUutm8×tamp=1739144254)
要分析澤倫斯基勝因,第一步可從得票著手。在較早前的第一輪投票,澤倫斯基只取得30%票,也就是說他的基本盤,以及真正支持這位政治素人的,是這30%,其餘70%大部分都是投了給既有政客。波羅申科在第一輪投票排第二,但得票僅16%,已經跟澤倫斯基差了成條街,排第三,以往曾多次參選總統的前總理季莫申科亦只有13%,其餘候選人則更低。未能晉身第二輪投票的候選人的支持者,大都流了向澤倫斯基,令他得以大勝。換句話講,這些人其實本來不是特別支持政治素人的,是因太不喜歡波羅申科,才投了澤倫斯基。
所以綜合來說,澤倫斯基政治素人形象本來只吸引了一部分支持,是加上既有政客互相爭鬥分散票源,以及波羅申科的低民望,使他最終漁人得利。當然這幾個因素是互相有關的,既有政客互相爭鬥和政績不彰,正是令一部分人投向政治素人的主因。波羅申科在上屆選舉取得55%,當時人氣不俗,但他上任以來很多問題都未能解決,包括跟俄羅斯的爭拗、東部的 分裂勢力、經濟不景和失業高企 (現時烏克蘭GDP仍比2008年金融海嘯前低,失業率亦近10%)、貪污普遍和政黨爭拗,都令民眾失望。
而這失望不只是針對波羅申科,整個既有政治階層都是。有些人會批評澤倫斯基,或政治素人整體上,都是缺乏政治主張和明確政策,或者即使有他們都是不知道能否實現的。但那些既有政客的政治立場又有幾堅定,政策又有幾好,或者他們上台後能夠兌現得到呢?看透了既有政客的衰相,自然對政治素人不那麼抗拒了。事實上,對上一次有烏克蘭總統成功連任已是1999年,之後都沒有總統能做到第二屆,可見人民對既有政客失望已有過一次又一次,來到今次終於索性選個政治素人試試看算了,反正都好難更衰。
所謂政治素人有不同模式
政治素人從政成功,近年多國都有例子,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台北市長柯文哲等,但他們的成功之路各有不同。所謂政治素人其實都有不同模式,像澤倫斯基般完全零從政經驗,又成立全新政黨參選的,其實很少。澤倫斯基可說是個異例。
例如特朗普,雖說令他有名的是電視節目《飛黃騰達》,但他本身並非演員而是富商,有一定社會地位,也一向跟政治有接觸。他也並非盲中中地參選,是聘請了專業競選團隊,和透過參加共和黨內初選,以共和黨候選人名義參選總統,是借用了既有政治架構。前總統列根和前加州州長阿諾舒華辛力加,是真的演員出身,但他們參政前已開始在政界建立人脈 (如阿諾的太太來自甘迺迪家族),也是透過參加共和黨從政。
馬克龍方面,他雖然是首次參與選舉,但他曾任社會黨總統奧朗德的經濟顧問和經濟部長,儘管時間甚短,但並非完全的政治素人。他組織了自己的政黨LREM,但從社會黨挖角了不少人馬助陣,也跟政策主張接近的既有政黨Modem合作和確保其黨魁不參選總統。
在台灣,柯文哲首次當選台北市長時是有賴民進黨不派人參選。而來屆總統選舉,有傳鴻海郭台銘和高雄市長韓國瑜亦有意參選。郭台銘也是想借用既有政治架構,即國民黨來參選。至於韓國瑜,他以前曾任國民黨立委,根本不是真正的政治素人,只是當年不太起眼和有段時間遠離政壇,擺出一副不屬於國民黨建制的樣子,才讓人感覺有股素人味。
所以某程度上,重點不是真的素人,是予人素人的感覺。特朗普經常攻擊共和黨建制,和稱要掃走政壇的舊勢力,但他任命了不少共和黨要員和ibanker做高官。早十幾年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也是靠攻擊自民黨建制,擺出改革派形象,獲得高人氣,但他可以當上首相正是靠多個黨內派系支持。而要建立這股素人味,識玩傳媒,特別是網絡更是必須,韓國瑜即是一例。
這樣比較下來,其實很多所謂政治素人都不是完全真正素人,所以現在不是「政治素人」成世界潮流,只是「素人政治」成世界潮流,即是各地政客都愛扮素人。各地經濟民生問題多多,既有政客無力解決,加上新傳媒出現,民眾重視候選人形象,都是促進這潮流的原因。
最後回到真素人澤倫斯基,他在國會幾乎沒有任何支持,要治國必須跟既有政黨合作,這就是考驗他政治能力的時候了,還未提要解決很多烏克蘭現時的問題,必須周旋於俄羅斯和歐美之間。政治素人能夠得天下,不代表就能治天下,澤倫斯基會否又是無法連任,還是出人意表做得不錯呢 (如列根)?今次真是有戲睇了。
文:假才子(傳媒工作者、比較政治碩士、假大空冒牌才子一名)